臨死前的嚴監生導學案
導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諸親六眷、侄子、穿梭、郎中、媳婦、吩咐、揩揩眼淚、登時”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的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重點、難點)
4.進一步激發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課前獨學:
1、朗讀課文,標劃自然段序號,把不好讀的地方記得多讀幾遍。
2、聯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 “諸親六眷、郎中、一聲不倒一聲、越發、登時”等詞語。
3、抓住描寫嚴監生神態動作的語句,通過想象、朗讀等方式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5、結合文前導讀和其它資料了解《儒林外史》。
一、導學引領
(一)、課前獨學檢測,展示交流收獲與困惑。
(二)、課中研讀,展示交流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嚴監生病重的句子,讀一讀,想象嚴監生此時的形象。
2、再讀課文,找出諸親六眷說的話,畫出描寫嚴監生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嚴監生動作神態的變化,想象嚴監生的心理活動。
3、小組交流展示
(三)、檢測
1、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手指頭,惦記的不是 不
是 ,也不是 ,而是 ,他真是一個 !
2、讀一讀,想一想:作者是怎樣表現嚴監生的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二、拓展延伸
默讀下面的短文,劃出描寫葛朗臺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他的性格特點。比較兩篇短文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臨死前的葛朗臺
巴爾扎克(法國)
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注:①《守財奴》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臺》。
②葛朗臺是歐也妮·葛朗臺的父親。
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文章選自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這一節課我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通過抓住動作、神態描寫來感受嚴監生這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同時學習作者抓住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