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嚴監生伸出的這兩個指頭代表的究竟是什么?”這一線索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總共分成三個步驟來教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二、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三、總結寫法。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塊來教學,首先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即學習課文的1至7句。再通過學習“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伸著兩個指頭”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嚴監生的病情都這么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接著再由這個疑問引出親人和嚴監生的對話,最后揭曉答案,從而體會嚴監生這一吝嗇鬼的形象。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選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本文是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人物描寫一組》中的一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作家筆下的人物”,安排這組課文的意圖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這一節課我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通過抓住動作、神態描寫來感受嚴監生這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同時學習作者抓住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在教學前,我聽了姚軍老師的一節課,很受啟發。在備課時,我抓住“嚴監生伸出的這兩個指頭代表的究竟是什么?”這一線索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總共分成三個步驟來教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二、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三、總結寫法。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塊來教學,首先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再通過學習“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伸著兩個指頭”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嚴監生的病情都這么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倒底是什么?接著再由這個疑問引出親人和嚴監生的對話,最后揭曉答案,從而體會嚴監生這一吝嗇鬼的形象。
當我問學生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時,很多學生都說他“吝嗇”, 我表示贊同, 但也有學生提出嚴監生很節約,為什么還說他是吝嗇鬼呢?備課時我怎么沒有想到學生會有這一問呢? 我于是問了學生吝嗇和節約各是什么意思, “吝嗇”是指過分愛惜自己的錢財,當用的不用。而“節約”是指節省,不浪費的意思,二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于是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和神態描寫,并根據動作神態的變化揣摩他當時的心理活動。學生意識到嚴監生把一根燈草看得比生命、親情、財產都重要,這就是所謂的吝嗇。教師要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才能更好地預設出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因勢力導,有的放矢。
整節課中我認為最好的設計是兩個想像說話,一是在三個親人猜測錯誤時想像嚴監生如果還能說話,可能會對他們說些什么?二是在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后想像嚴監生可能會對趙氏說些什么?這兩個想像說話訓練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地走進嚴監生的內心世界,把他不能說的話說出來,另一方面也給較為嚴肅的課堂增添了一些活躍的氣氛。同時學生對于嚴監生聽到眾人猜測后的反應體會得較好,教學時課件單獨把這三句出示出來,通過朗讀一次比一次著急這樣一個過程在教學中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