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生活圓舞曲》教學實錄
師: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咬嚼一個自然段,行不行?我們共同來看第三自然段。
(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滋味)
師:大家一同讀,嚼嚼其中滋味,看能不能嚼成一兩個詞?
師:究竟能嚼出哪個詞呢?閉上眼睛,聽老師讀。
(師范讀)
師: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飛著的貓。
生:聽到了各種聲音,好像有人在磕牙,好像看到有個老人在嘆息……
師:是啊,從這些詞句中,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和形象。
(板書:富于形象)
師:下面把你的滋味放進去讀一讀吧。
(生自由讀)
師:找一名同學來讀,你讀的時候是在回味,我們大家都閉上眼睛來感受!
(生讀)
師:你比老師讀得好,大家能感受到那些形象了嗎?這么多的形象,這些樣子又清晰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這就是“富于形象”。
師:剛才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步驟——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讀出韻味。
4、集中練習,感受方法。
師:下面來試一試,看同學們學會了沒有。大家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要用心去體會細節,看你能嚼出什么滋味?
(學生自由讀)
生:從這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那些小鳥的聲音。
師:能不能說出具體的詞語?
生:我從“小家伙”這個詞體會到作者和這些鳥很熟悉,感覺很親切。
生:我從“辨認”這個詞看出作者對這些小鳥很熟悉。
生:我從“準確”這個詞看出作者對這些小鳥的聲音很熟悉。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會咬文嚼字了,不但知道了這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而且能夠從詞語中品出滋味。
5、確定研究段落,集中練習。
師:看來同學們能夠咬文嚼字了。下面加大點難度怎么樣?剛才是自由的,現在是非自由的。請三排同學,分別研究6、7、8自然段。可以用你習慣的讀書方式,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小聲讀,關鍵是把心放到課文中去,靜靜地去感受。
(學生自由讀)
師:一遍讀完了可以再讀第二遍,第三遍。
(生再讀)
師:(看學生都停下來)看來同學們都學完了,那下面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咬文嚼字的。從第六自然段開始。
生讀文——“今年,園藝家們別出心裁,在公園東北角臨街的一塊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鋼琴。于是,維也納的主題——音樂與花,就這樣被表達了出來。”
生:從芬芳的三角鋼琴感覺到園藝家們很了不起。他們用白玫瑰與冬青搭起了三角鋼琴。
師:為什么這樣就了不起呢?
生:白玫瑰是白色的,冬青是綠色的。
師:那這和鋼琴又有什么聯系呢?
(生沉默片刻)
師:來,大家看課本上的插圖。(學生手中的材料是復印的,沒有彩色的圖)哦,怪不得呢,大家手中的插圖是黑白的,那你們就憑借這些文字來想象。
生:白玫瑰當作鋼琴的琴鍵,冬青做鋼琴的身子。
師:你真了不起,能夠憑借這些文字就想象到畫面。
師:那能不能找到一個你認為重要的詞語。
生:別出心裁。
(師板書)
師:“別出心裁”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獨具匠心。
生:就是非常用心來做,與平常不同。
師:以往的時候,園藝家們用什么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