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單元韻味教案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秋天的課文。板書課題。解題:“丹”是什么意思?楓葉如丹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看看課文講了什么?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細讀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意境: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第一部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思考:這部分講了件什么事?
2、課文中:“也就在那一剎 那間,我恍然明白”
那一剎那指哪個時刻? 作者明白了什么?
3、當莉貝卡蹦出來時作者靈感突發,迅速按下快門,這是為什么?(小莉貝卡的出現為景物增添了不少生機,使畫面有了活力,有了生命的色彩。)
4、當時進入作者照相機鏡頭的事物有那些? 畫出有關句子。(靜憩的青山,孤獨的楓樹,朝陽等等)
5、指名讀,談感受。
同學們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缺少什么呢?(缺少生命力,缺少活動的事物。)
6、莉貝卡的出現打破了畫面清冷的狀況,使畫面有了動感。這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就象一片初生的綠葉,她一出現,一股鮮活的生命的氣息撲面而來,作者的心靈深處斗然一震,靈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門,拍下一張很具藝術氣息的照片,并命名為“秋之生命”。
7、這張照片為何命名為“秋之生命”?如果給你這樣一張照片,你會取怎樣的名字呢?(秋之楓葉、生命之樹、生命之秋 )
8、師生共同回顧一下這幅畫面的內容:
靜憩的青山——楓樹(披滿一身紅葉)——滿地的紅葉
還缺少些什么呢?(缺少生命的色彩)
因此在作者眼中,這株楓樹就象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小女孩莉貝卡出現后這幅畫才有了活力的內涵,令人不得不聯想到孕育于秋的新鮮的生命——一張滿意的照片誕生了
9、齊聲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三、課堂總結
作業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楓葉如丹
靜憩的青山
孤獨的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