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關的燭光》第2課時教學設計
37、下面咱們分角色朗讀,誰想成為這位聰明、可愛的杰奎琳!注意要用嬌聲嬌氣的語氣來讀?誰來讀讀司令官的話。誰愿意讀旁白?
38、(課件出示:這時候,…房間頓時暗了下來。)如果杰奎琳晚走一會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走快了會引起德國人的懷疑;走慢了,蠟燭就會熄滅,情報就會被發(fā)現(xiàn),所以說這是生死攸關的燭光啊!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這段話,去感受這驚心動魄的時刻。
39、故事到這兒戛然而止,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又扣人心弦的戰(zhàn)斗中,勇敢機智的一家人一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來說一說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請參照課件上的句式來寫。
40、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家人都為保護情報站沉著冷靜和敵人周旋,這一波三折的故事讓我們一度窒息和感動,就讓我們共同記住他們,記住這些在二戰(zhàn)中為正義而斗爭的平凡偉大的人物。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 “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的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為此,我在《生死攸關的燭光》的教學中,圍繞“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指導與探索。
一、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在讓學生復習“強盜”、“盟軍”、“生死攸關”這些字詞時,學生最初只是能正確地讀準字音,只是了解這些詞語的本意。而當我運用課件為他們播放二戰(zhàn)時期的視頻資料時,他們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行徑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再加上我對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爭帶給全世界人民的災難和痛苦的激qing描述,這都讓學生們了解到了當時德國侵略者的野蠻殘忍的強盜行徑,和伯瑙德夫人一家做為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普通一員,為了國家的獨立和解放和敵人巧妙周旋、英勇戰(zhàn)斗所體現(xiàn)出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下,再讓學生讀這幾個詞語,果然讀出了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他們對這幾個詞語在文中所體現(xiàn)的含義有了更深的了解。接著,在此基礎上,接著直接入題,緊抓“半截蠟燭”和“生死攸關”時刻的密切關系,我提出了一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找出三個扣人心弦的生死攸關的時刻?”學生在默讀課文后,找出自己的答案,再通過小組同學間的交流交換意見,得到進一步的理解。這樣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略讀和默讀以及提煉文本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個鍛煉和提高,同時,小組間的探究討論,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綜合能力。
二、深入挖掘教材——過程與方法的指導。
教師要深入鉆研文本,挖掘教材深度,優(yōu)化教學結構,這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中的本質和精髓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也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前提。
1、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生死攸關的燭光》是語文版語文書第6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講述的是法國一個普通家庭母子三人為了保護隱藏在半截蠟燭中的秘密情報,鎮(zhèn)定從容的和三名德國軍官巧妙周旋從而化險為夷的故事。表現(xiàn)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兒女的勇敢機智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頗有戲劇性。為了讓學生迅速理清文章脈絡,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