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光啟蒙 教案、思考、實錄及反思
師:是啊,剛才同學(xué)就說了,“平穩(wěn)”,不再像過去忽高忽低,有隱有現(xiàn)。
生評4:忽隱忽現(xiàn)。
師:對,忽隱忽現(xiàn),用得好!
生讀4:“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fēng),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生評5:讀得流暢、就像小溪在流淌。只是聲音有點兒高了。
生評6:你讀得就像語句中所言:甜甜的。
生評7:讀得正跟內(nèi)容相適合,尤其是“輕輕的”三個字讀得妙極了。
生評8:讓人聽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同學(xué)們既然如此賞識你,看好你,請你再選一段讀一讀,如何?
第二課時
師:課文中寫誰給“我”啟蒙?
生:母親。
師:母親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和內(nèi)容給"我"啟蒙?
生:夏天的夜晚。
生: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
師:怎樣的夏夜?
生:“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師:“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美在哪兒?
生:“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月光是柔和的,清涼的。
生:夏天很熱,熱得人受不了,只有到夜晚才會涼爽起來,孩子們又可以盡情玩耍了。所以才是美好的。
師:是啊,小時候,在月下乘涼,聽了很多故事尤以駭人的鬼故事居多;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我就是在夏夜學(xué)會爬樹的。
師:“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還美在哪兒?僅僅有柔美的景色、涼爽的天氣?看書,對于作者,還有——,“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師:唱起了什么歌謠?
生:(七嘴八舌)
師:好。請同學(xué)們自由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唱也可以。
師:讀了、唱了母親的歌謠有什么想法?可以聯(lián)系下文。
師:作者童年的日子過得怎樣?
生:很快樂。母親又是唱歌謠,又是講故事。
生:日子過得很清苦。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們?nèi)兆忧蹇啵裆钍秦S富的。黃河留給家鄉(xiāng)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
師:(板書:不長五谷,卻長歌謠)怎么清苦?
生:不長五谷,連肚子都填不飽啊。
師:他們?nèi)兆舆^得很清苦,但卻過得井井——(有條),干干——(凈凈),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師:是啊,這就是勤勞的中國勞動人民。“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師:他們的日子何止井井——(有條),干干——(凈凈)。雖然清苦,“不長五谷,卻長歌謠”,有著豐富的——(精神生活)。從何處可見?
師:“月兒彎彎——”
生:“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師:你們讀出了什么?
生:母親想蓋樓房。
師:他們有嗎?(沒有)他們那時蓋得起來嗎?(蓋不起來)不過,他們?nèi)兆忧蹇啵瑓s對未來充滿——
生:希望。
生:夢想。
生:理想。
生:憧憬。
……
師:所以說,“我們?nèi)兆忧蹇啵裆钍恰?豐富的)。黃河留給家鄉(xiāng)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
師:母親給作者講了什么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師:還會講什么故事?大家看,母親講得是哪種類型的故事?
生:神話故事。
師:也是民間——(故事)。那么不妨說說你們聽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