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三課時)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文中有兩幅插圖,一幅是賈島拜訪朋友,月夜敲門驚醒了小鳥。另一幅是描繪了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一邊吟詩,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憨態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充分利用好這些圖,可以形象地展現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讀通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正確、流利讀通課文。
難點: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對策:聽、讀、說。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賈島
4、映示全詩,師范讀,學生齊讀:《題李凝幽居》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他作詩的態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3)出示并理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7、學生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借助字(詞)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四、檢查自讀效果。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區分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和尚 恰當 差人 李凝
3、認讀生字詞或新詞(映示):
4、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用詞的精當。
2、了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3、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體會用詞的精當。
難點: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對策:讀和品。
教學準備: 重點句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填空:( )有個詩人叫( ),早年因( ),出家當了和尚。
二、導讀課文。
(一)第二自然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寧靜的……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啊!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映示并指導朗讀這句話。
3、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4、從什么地方可看出賈島和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5、理解重點句:
映示: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讀句子,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2)結合句子選擇“摸”的義項:a、用手接觸一下(物體)或接觸后輕輕移動(動作演示);b、用手探取(動作演示在課桌內摸東西);c、試著了解,試著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細);d、在黑暗中行動,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導讀好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