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三課時)
9 推 敲
發生 夜深訪友 留詩相贈
發展 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高潮 沖撞儀仗 請求寬恕
結局 韓愈表態 賈島贊同
課前思考:
《推敲》一課,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和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來表現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是“推敲”,再現了賈島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顯示了賈島極為嚴肅的創作態度,是詩人贏得了“苦吟詩人”的雅號;是“推敲”。讓賈島結識了韓愈,讓“推敲的故事”成為文壇上的一段佳話;也是“推敲”,啟示人們在寫詩和作文時,要反復比較,多加斟酌,使所用詞語更加準確、傳神。因為如此,所以我在教學時,結合文本內容及學生實際,多渠道引導學生感悟“推敲”的好處。
學習本課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去感悟課文內容,及時點撥,提供了理解的坡度,第一次讀書,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初步感受賈島思考問題的認真專注;第二次則讓學生帶著“從哪里體會到賈島思考問題很投入的”這一問題去讀書。
教師不要以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沒有繁瑣的分析和抽象的說教,而是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有的放矢的自讀中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適時點撥啟發,引導學生認真斟酌推敲文中的詞句,從語言文字中感悟賈島創作態度的認真專注,懂得“推敲”的真正含義。
教師不要以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沒有繁瑣的分析和抽象的說教,而是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有的放矢的自讀中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適時點撥啟發,引導學生認真斟酌推敲文中的詞句,從語言文字中感悟賈島創作態度的認真專注,懂得“推敲”的真正含義。
[課前思考16]
通過認真地學習了蔡老師的教學設計后,我想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把握如下幾點:
一、走近詩人賈島
課前兩分鐘誦讀古詩《題李凝幽居》,由此引入詩人賈島,讓學生根據搜集到的資料來介紹賈島,并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來對詩人有個了解,利于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根據本班學生喜歡聽老師朗讀課文的心理需求,教師進行范讀,讓學生邊讀邊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然后進行交流,從而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朗讀課文
本課時重點是讓學生讀通讀順課文,因此讓學生通過自讀、同桌互讀互聽、指名個別讀等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教師注意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適時指導讀準字音,讀好長句子等等,扎扎實實地讀好課文,提高朗讀水平。
我還認真地學習了韋老師的課前思考,如下內容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學習本課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去感悟課文內容,及時點撥,提供了理解的坡度,第一次讀書,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初步感受賈島思考問題的認真專注;第二次則讓學生帶著“從哪里體會到賈島思考問題很投入的”這一問題去讀書。
我想,在第二課時學習時,復習字詞導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讀了課文感受到了什么,特別是引導學生帶著“從哪里體會到賈島思考問題很投入的”這一問題去讀書,去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真正體現以讀為主,自主閱讀,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但是要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認真朗讀、體會和感悟。(課前思考時間: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