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謎》課堂實錄
師:是啊,再回過頭來看這組詞語,是不是有更深的體會了呢?一起讀。
8、能不能用上這幾個詞語說上一段話呢?(同座位互說)師擦去板書的幾個詞語。
9、誰能用一句話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雷暴是天火)師:是誰解開的?(富蘭克林)
10、這就是富蘭克林(出示照片)。同學們課前收集到他的資料了嗎?
板書:富蘭克林。他了解的真多。師補充:……《獨立宣言》……
11、通過初讀課文,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相信科學。
生2:善于發現。
生3:用實驗證明,很科學。
12、師:就讓我們一步一步地走進他的內心深處(出示:雷暴是什么?)課文中有沒有句子是這個問題的答案?用直線畫出來。
13、文中哪句話告訴我們答案了?
生1:“……只是普通的放電現象。”
生2:“……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14、(出示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在問問法上有什么不一樣?比較一下。
(“熟知”和“普普通通”,“就是”和“只是”)
15、一個是“就是”,一個是“只是”,有什么不一樣的呢?誰來讀。
首先一樣不一樣?(生讀)聽出來了嗎?耳朵靈的人,能聽出來一點。
生:肯定。
師:每句話都是富蘭克林的心里話。
16、出示第一句。(出示頭發直立的人的照片)
你看到了什么?(頭發豎起來了)
想到一個成語?對了!“怒發沖冠”,為什么要加引號呢?這是憤怒嗎?
17、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靜電、放電現象?(一生答,師評:說明他很留心生活。)
(出示靜電資料)讀了這段資料,你認為靜電一般伴隨著什么樣的現象?(藍光,……)
雷暴有相類似的地方嗎?(生答)相似度很大。不由得使人得出了一個結論:“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18、可是對于……,富蘭克林是第一個,他的心情平靜嗎?內心怎么樣?(激動、興奮、心潮澎湃)
齊讀:“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再激動一些!(生再讀)
19、富蘭克林是怎么得到這個規律的呢?
生1:仔細觀察。師板書:仔細觀察。
生2:大膽的推測。師板書:大膽的推測。
20、師:大膽的推測背后是什么呢?(自信,師板書)
還有什么呢?(聰明,師板書)
……
再讀一讀:“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全體男生讀。
21、出示富蘭克林像。你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人?
但當時的人們是怎么議論的?讀第三段。
22、為什么對他冷嘲熱諷?還不是一般的冷嘲熱諷。出示:(2年書……)怎么諷刺,說了什么話?
生1:你只讀了兩年書……。
生2:天上和地上是兩個世界……。
生3:神靈……。
再出示這一段冷嘲熱諷。
23、他動搖了嗎?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會出現這樣一句話:“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一生讀。你為什么這樣讀?你想表現一個什么樣的富蘭克林?(非常的堅定)板書:堅定。
齊讀。板書:不畏嘲諷。
24、大自然令人生畏,有時候人言更令人生畏。還有許多人……(簡介達爾文、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堅持真理早迫害的經歷)
25、面對嘲諷,面對前人的迫害,他畏縮了嗎?動搖了嗎?沉默了嗎?
他的心里一定有這樣一個聲音:“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26、(出示富蘭克林像)再次面對富蘭克林,你又有什么樣的認識了嗎?
生1:……偉大。
生2:……自信。
生3:……堅持不懈。
生4:……很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