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教案設計
一、復習導入,走進生命的樂章
1、生命是短暫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世上許多人的名字一一湮沒在歲月的長河里,被后人遺忘,鮮為人知。但有一些人名字卻和他們的不朽功績一起被一代又一代人銘記,流芳百世。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深入地去了解這位不被歷史遺忘的人——諾貝爾。(齊讀課題)
2、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內容已有了初步的解了。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誰能根據自己在學習中,所獲得的信息完成下面的填空:
諾貝爾是____________的化學家。他一生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方面有過許多發明,而他最突出的發明是___________。他先后發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炸藥。為了發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讀感悟,詮釋生命的內涵
1、課文中又是咋樣講到到諾貝爾為了發明炸藥付出了他的整個生命?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3——9自然段,用心揣摩語言,把最能觸動你心靈的語句畫出來,并在文字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評議,適時點撥。
通過對3——9自然段的閱讀,我們知道諾貝爾在發明炸藥的過程中,先后發明“諾貝爾爆炸油”,研制固體炸藥和雷管,發明威力更大的炸藥
同學們,那么你們知道嗎?這三次發明的成功,是跟諾貝爾平時不斷干什么是分不開的?(實驗)
預設a:
那我們就跟隨諾貝爾一起去親身經歷其中的一次實驗吧!
出示: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緊盯著炸藥不放。
(1) 請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當時的情景。(千鈞一發,驚心動魄)
這樣千鈞一發、驚心動魄的場面,如果請你來讀,你將怎樣讀,想一想,練一練。然后指名讀。
(2)、指導感悟和朗讀:
a、文中的“親自”和“緊盯”“仍然盯著”表現了諾貝爾的置危險于不顧,全身心投入、全神貫注的樣子,說明他為了炸藥研制的成功,不肯輕易放過實驗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b、“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從火星離炸藥的越來越近和三個感嘆號,可以感受到危險在一步步靠近,死神隨時都可能降臨到諾貝爾的身上,所以要有層次地讀,讀得一次比一次驚險。
c、從“怦怦直跳”,我感受到了現場氣氛的緊張,情況的驚險,讓人喘不過氣來。
師導:“怦怦直跳”表明此時的諾貝爾的確非常緊張,你們認為他在緊張、擔心些什么呢?(可以是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更可能是在關心著這次實驗究竟能不能成功)
預設b
過渡:正在他的心怦怦直跳之時-----引讀
出示:“轟!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里涌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
師點撥:讀了這段文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因為“巨大的爆炸聲”和“滾滾濃煙涌出來”無論是在聽覺還是在視覺上,都給了人們無比的震撼,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當然都認為諾貝爾必死無疑,于是人們驚呼道——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