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詞語,理解意思。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數據來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會有希望。
教學重點:憑借語言文字材料,了解談遷寫《國榷》的過程,體會談遷之所以在逆境中有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是因為他有打不垮的信念。
教學難點:能從談遷的故事中受到啟迪,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堅強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導質疑:板書20、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呢?(估計學生會提出下列問題)
(1)“厄運”指什么?
(2)是誰遭到了厄運?
(3)他有著什么樣的厄運?
2.同學們提出的幾個問題,課文已經給我們做了回答。現在,我們就帶著這幾個問題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劃出生字詞,并借助工具書自學不懂的詞,再和同學討論交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課文層次。
1.輕聲讀全文,邊讀課文,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導分段
(1)默讀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交流。
(2)把有聯系的段落分為一段,把單獨講一個意思的段落分為一段。
①第一段:(1節)寫家境貧寒的談遷編成了500多萬字的《國榷》。②第二段:(2~3節)寫書稿被人偷盜后,年老體弱的談遷重新編寫《國榷》。
③第三段:(4節)寫由談遷的故事而發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總結。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讀后評議。
四、作業
1.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讀一讀,再抄寫課后詞。
2.課后作業。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 激情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近史學家談遷,走進他那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2.談遷從小酷愛歷史,立下了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的志向,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談遷究竟遭遇了怎樣的“厄運”?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一段。思考: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哪些詞句是講談遷不向困難屈服,自強不息的?(讀句子,談體會)
3.在這段中作者運用了列數字的寫法,表現了談遷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請你找出來讀一讀。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從這段中你體會到談遷是個什么樣的人?
5.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第二小節,思考:
為什么說這就是 “厄運”呢? 請女同學讀讀這一小節,其他同學思考原因。
2.齊讀“20多年的心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已經是體弱多病的老人了。”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更何況談遷此時
這字字句句無不撞擊著同學們的心扉,讓我們讀好它。
整整20 年的心血化為烏有,在這打擊面前,他“茶飯不思---”
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
4.是啊,這是多么的傷心欲絕啊,你一定能讀好這句話,自己練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