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體會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抓“藏”“夫子”“敬仰”“兄長和老師”“酒”“依然佇立”“凝視”等詞體會依依惜別之情。
2、領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課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指讀課題
(2)課文講了誰送誰?(相機板書)
2、回憶文本
(1)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指名說
(2)除了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概括?
用詩句概括(相機評議:這位同學已經基本了解文包詩的特點了。)
(3)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詩句中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齊讀
分析:這一部分,除了讓學生更好地回憶課文內容,大致將本文的框架,從而引出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正好也是本課的總起句。在這一環節,我還特地安排了讓學生用詩句來概括本文。從而體現出文包詩的特點。在上課的同時,我順便讓學生尋找解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句子。從而進入第二三自然段的學習。
二、精讀課文第一段
1、一對風流瀟灑的朋友就要分別,輕輕打開書,默讀課文,哪個詞最能表達他們此刻的心情。
生:依依惜別(板書)
師評:學習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2、理解依依惜別
(1)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感情很深厚,不忍分別
(2)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詞
師: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
生有感情地讀:依依惜別
師: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感受這濃濃的情誼。
3、朗讀第二節
(1)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師:看大屏幕,一起讀一讀紅色的字。
生:藏
師:藏的是什么?
生:依依惜別的感情
師:既然是藏,愿意讓對方知道嗎?
還有哪里也看出不愿意讓對方知道?
生:觸動、有意、故意……
(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詩人與好友只好把這份離別之情藏在心中,越藏越深。誰能把濃濃的情意讀出來。
生個別讀
(3)啟發激情
師:平日,他們會做什么?
生:作詩,交談……
師:飲食賞景,多么愜意,現在卻將離別之情藏于心底
生: 再讀
分析:緊抓“藏”“有意”引導學生體會。面對離別,兩位大詩人的不舍,留戀,誰都不愿意先開口告別,也不愿意去面對離別這一刻的感情,從而將這種依依惜別之情也藏在學生的心里。為之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4、體會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與依依不舍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生初讀
師:誰接著讀。
(2)自由讀
師:離別之情就在眼前,自由讀,
(3)理解詩人對孟浩然的敬仰
師:會讀書,不僅讀懂禮拜的話,更能讀懂李白的心。誰來說說讀懂了什么?
生:六個“您”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
生:夫子讀出對孟浩然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