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上課之前,老師跟大家聊聊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李白(師板書:李白)。
師:我們從低年級起就接觸了他的許多詩篇,說說你印象最深的詩,與大家分享一下。
生甲背誦《靜夜思》。生乙背誦《贈汪倫》。
師:你真不錯!積累了李白的一首送別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送別詩。
(師黑板呈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誰來把詩題讀一下?(生讀詩題。該生把“黃鶴樓”的“鶴”讀成了“鵲”,請另生再讀,原生糾正)
師:一起把這首詩讀一遍。(生齊讀)
師:我們以往學詩大部分是讀、悟、背,今天我們學習這首詩的方法與眾不同,作者結合詩意別具匠心地為我們編了個故事。(師板書:黃鶴樓送別。結合以前的基礎,揭示“文包詩”,學生讀課題)
二、檢查、交流、探索、引導:
師:昨晚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一課,我們一起來見證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小黑板呈現課文重要詞語)
遠眺 煙霧迷蒙 譽滿天下
友誼 繁花似錦 按捺不住
凝望 依依惜別 膾炙人口
師:誰來讀讀這些詞語。(學生陸續舉手,師有意提了班級一位舉手的后進生,該生讀錯了三個詞語:“誼”讀成了“yí”,“捺”讀成了“nài”,“膾炙”讀錯。)
師:你覺得他哪些詞讀得很正確。
生:他把“誼”讀成了“yí”,還錯了幾個音。
師:注意聽,老師是問他哪些詞讀得準確。(相機找了三個中等學生,都幫其糾正了讀音)
師:誰能把這些詞準確地讀出來?(一生,讀得比較流利,然后把詞語齊讀一遍)
師:詞語讀得這么準確、響亮,老師相信你們課文讀得一定也很棒,下面老師給你們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把你自認為讀得最出色的內容讀給我們聽聽,可以是一個句子,也可以是一小節。(生表現有些膽怯,短暫無學生舉手)
師:給你們準備一分鐘。(時間還沒到,一生舉手:讀了文中李白的話。)
師:他讀得怎樣?
生:很流利!(有的學生點頭表示贊同,另一生指出了他的一處添字錯誤。)
師:那你把這句話讀一遍給他聽聽。
師:誰還想展示一下,機會是自己把握的。(一女生讀了第一節,將“錦”讀成了“綿”。師相機板書“繁花似錦”,請生正音,相機補充與之形似的字:棉、綿,并引導理解“繁花似錦”意思)
一生讀了第四節。
師:讀得如此流利,說明你昨晚預習得特別認真,連一個三類字“佇”都讀得非常準確。(板書:佇立)
師:什么叫“佇立”?
生:長時間地站著。
男女齊讀這一節。
師:還有最后一次機會,想讀就自告奮勇,想展示的自己站起來。 (有些學生聽不懂一下子站起了十幾個同學,教師笑了。)
師:只能讓一個人來讀。(指名一男生,該生讀得很流利)
師:站著的同學能關于抓住機會,老師獎勵你們一次朗讀的機會,將剛才“仇勝”讀的內容一齊讀一遍。(站著的學生讀最后一節)
師:響亮的聲音,更是自信的聲音,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