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 教學設計
提前自學:建議時間20分鐘 實際時間( )分鐘
提前自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寫了誰的什么事.
3,查閱課外資料,了解王冕這個人,以及《儒林外史》這本書.
自學過程:
1,自讀課文2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讀一讀.給自然段標序號.
2,多音字讀準音:供他讀書( ),供不起( ),供你兩頓飯( ),
悶得慌( ),悶熱( ),載著( )
3,摘抄課文中描寫雨后景色的話,然后讀一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讀了課文,你覺得王冕是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讀完課文之后,有什么問題產生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理拓展:本文根據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相關章節改寫.這是一部以反科舉為中心的小說,著重展示了一幅儒林百丑圖,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它以生動形象的筆墨,逼真地反映了社會.
王冕,元末明初著名畫家,詩人.在作者的筆下,王冕是個反對科舉,鄙棄名利,愿意自食其力的人.是書中樹立的正面形象.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情境研討
研究問題:教學目標規約下教學內容的適切性
情境研討目標:
1,掌握生字新詞,會寫并且知道它們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揣摩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和作用.
3,能正確理解王冕說的那段話,讀出言外之意.
4,知道作者是通過時間順序,有詳有略地剪裁人物的經歷進行敘寫.
5,感悟少年王冕的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和自強不息的風范,給自己以人生啟示.
情境研討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板書"王冕",對他有什么了解
簡介:元末明初的畫家,詩人.課文第一自然段就要言不煩地向我們介紹了王冕的大致情況,(補充家境貧寒).我們還背誦過他的《墨梅》.出示齊讀.
2,補充完整課題:少年(十歲到十五六歲的階段)
通過這兩個字,你知道什么 (課文寫的是王冕少年時代的故事,是從幾歲寫到幾歲呢 七歲——十七八歲)
3,過渡:正如你們這般大小,那么,文中的這個少年究竟能給同是少年的你什么樣的啟示呢
二,初讀
1,自由讀課文,準備交流預習成果:
(1)多音字:供他讀書( ),供不起( ),供你兩頓飯( ),
悶得慌( ),悶熱( ),載著( )
(2)根據拼音填寫文中詞語:
王冕小時候,父親去世,靠母讀書.
母親不想(耽誤)王冕讀書,無奈靠針線活已經無法供他上學,只得讓他到(秦家)放牛.
一天雨后,青山碧水,湖里荷花上水珠(晶瑩),王冕被美景吸引,立志學畫,勤學苦練,終成高手.
后來,王冕離開秦家,繪畫讀詩,(春光明媚)時,常(載著)母親到湖邊散步賞景.
校對交流.——再讀這段話,了解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不能根據這四句話給課文分一分段 并說說是按照什么順序劃分的
學生交流.(時間順序)
出示:
七歲——父親去世,靠母讀書.
十歲——一邊放牛,一邊讀書.
十三四歲——立志學畫,終成高手.
十七八歲——離開秦家,繪畫讀詩.
小結:課文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層次非常清晰.
三, 精讀第二段:
1,自由讀2-4自然段,想一想: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