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感悟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 “給予”的內(nèi)涵,深刻領(lǐng)會“給予是一種快樂”。
3、通過閱讀感悟父子情深和高爾基的真愛。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初談“給予”。
1、你認為文中哪一句話意義最為深刻?
2、板書:“給”,永遠比“拿”愉快……(指名讀)
(1)生活中你給過別人東西嗎?(學生自由談,引導學生說出給予后的心情)
(2)老師談自己的一個有關(guān)“給予”的感人故事。
(3)送同學們一句老師珍藏已久的話:給予是一種快樂(投影出示)。
二、走進課文,解讀“給予”。
(一)兒子的“給予”。
1、好好讀讀課文,文中的“給”指的是什么?(指名讀相關(guān)內(nèi)容:第三自然段)
2、這一段告訴我們誰給予誰什么?
3、兒子是怎樣給予的?
投影出示: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還沒有镢頭那么高。來到爸爸身邊以后,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自由讀)
(1)從這段話里你們覺得兒子給予得容易嗎?(不容易)從哪兒看出來呢?
顧不上:兒子不遠萬里從蘇聯(lián)趕到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yǎng)的父親這兒,卻沒有休息。一直忙著:一直都沒有閑著。
各種各樣:栽種了許許多多的花草,付出了許許多多的勞動。 只有……還沒有:年齡小、個兒小、力氣小,這些事對于一個10歲的小孩來說非常不容易。
(2)看提示,想象說話:
投影出示:高爾基的兒子忙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他絲毫不覺得 ,也不覺得 ,因為,他心里一直想著: 。
(3)小結(jié):從這段話里,我們體會到了高爾基的兒子對爸爸深深的——(期待學生回答:愛,板書“愛”),讓我們抓住關(guān)鍵詞語用朗讀把高爾基的兒子對爸爸的孝順讀出來。
(二)父親的“得到”。
1、過渡:有人給予就必然有人得到,高爾基得到了什么?
2、高爾基得到了鮮花,從哪兒看出來?(出示: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春風吹來,姹紫嫣紅的花兒輕輕搖晃著,散發(fā)出陣陣芳香,引來了一只只蜜蜂。)
3、鮮花美嗎?美在哪兒? “姹紫嫣紅”寫出了花兒的顏色美,“輕輕搖晃”寫出了花兒的姿態(tài)美,“陣陣芳香”寫出了花兒的氣味美。
4、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然后齊讀。
5、高爾基欣賞著這些美麗的花兒,心里有——(期待學生回答:說不出的高興)。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紅了天空。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龐啊!
6、為什么而高興呢?我們幫他說出來。(鮮花美,這是兒子種的花,兒子小小年紀就這樣懂事、孝順,看到花兒就如同看到了兒子)
7、朗讀體會高爾基陶醉于花中,思念著兒子,充滿著自豪,享受著幸福。
6、此時老師再送大家一句話:【投影出示】給予是一種快樂,得到是一種幸福。——汪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