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說課稿
15、艾滋病小斗士(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艾滋病小斗士》是五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無私奉獻”,《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組課文的最后一篇,在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鞏固運用的作用。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全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描寫具體,用詞準確生動,融科學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啟迪于一體,為啟迪學生的思想智慧、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學生分析:
此篇課文針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對艾滋病的了解比較少,在生活中很少接觸,所以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去查找有關艾滋病的資料,先有個總體認識,這對課文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我還注意樹立學生正確認識,學到知識的同時又提高覺悟。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
三、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并在第三學段目標中明確提出:“默讀有一定速度”、“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等要求。據此,我結合教材編寫意圖、文本自身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以較快的速度默讀、瀏覽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文章表達順序。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恩科西頑強抗爭的精神,并懂得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
以上教學目標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感知課文大意。第二課時品詞析句、精讀深思,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促讀感悟,理解:1、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了解艾滋病的可怕。2、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深刻感受這位小男孩是怎樣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斗士,了解人物的精神。3讓學生在寫作手法上有所收獲,可以通過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突出對象的特質。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艾滋病”的可怕,以及“小斗士”是如何與艾滋病斗爭的。
難點:理解小斗士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一、教具:
1、課件。
2、搜集有關艾滋病的資料。
二、處理思路:
確定以上目標后,我通過開放式的問答讓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并引出中心問題:1、艾滋病的可怕在哪里?2、為什么稱他為“艾滋病小斗士”?自己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賦予了學生讀、思、動手實踐的機會。為了完成第二個問題,我又讓學生找出關鍵句“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來理解為什么稱他為“艾滋病小斗士”,然后再抓住通過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感悟,學生心中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小恩科西是如此的堅強與樂觀向上。再用兩在指導朗讀的基礎上,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側面描寫烘托出“小斗士”的名副其實。此時,學生的情感比剛才會更深,更流露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