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特級教師竇桂梅(玫瑰)的追求
一個啟蒙教師的生命價值正在于此——給萌芽狀態的生命注入鮮活的基因,為鮮活的生命奠定發展的基礎。
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竇桂梅,就是這樣一位以“為鮮活的生命奠基”為己任的人。
一
1967年4月,竇桂梅出生在長白山脈的一個小山村,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清苦生活孕育了她堅韌的個性,為她后來的發展提供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82年,年僅15歲的竇桂梅走過彎彎的山路,邁進了吉林師范學校的校門。
1986年,竇桂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分配到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意識到,她不屬于一份工作,而屬于一番事業。從教以來,她閱讀了約300萬字的專業書籍,寫下了20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100多萬字的教學筆記。她通過6年的函授學習,獲得了中文專業本科學歷,直至攻讀教育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
1992年她主動爭取到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對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竇桂梅格外珍視。一次次教學設計,一次次試教,推翻了,再重來……明天就要上公開課了,下班后,她一個人留下來做最后一次試講。在她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她可愛的學生;在她耳畔,空蕩蕩的教室里還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講著講著,竟忘了去托兒所接孩子,托兒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來,可是課還沒講完。于是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粉筆繼續演練……
這節課講的課文是《王小二》,巧妙的情境營造,生動的語言描述,感人的配音朗讀,活躍的師生交流,打動了所有學生和聽課教師。從此一炮打響,市級、省級乃至全國范圍的公開課接踵而至。1995年和1997年,她先后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大賽,均獲一等獎。
近年來,竇桂梅先后在《吉林教育》、《人民教育》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吉林人民出版社先后為她出版3本專集:《愛與愛的交流——竇桂梅學生作文選》、《我們一起成長——竇桂梅與學生的心靈對話》、《為生命奠基——竇桂梅教育教學論文集》。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邀請全國部分科學家、優秀教師代表赴北戴河,與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度假并共商科教興國大計,受到了、朱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應邀的20位科學家、30位教師代表中,竇桂梅是最年輕的一位。這在她XX年的教育生涯中是一個亮麗的音符。
二
竇桂梅認為,如果每個孩子都學會發現自己,賞識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個好學生的感覺,那么他們將獲得終身享用不盡的真正財富,而且教師的任何擔心和嘮叨都是多余的。在她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株孕育著無限生機的萌芽。
班里有個叫陳軼姝的女孩,剛入學時,聽寫10個詞語,錯了8個,對了兩個,孩子很沮喪。竇桂梅鼓勵她說:“沒關系,我像你這么大時,連這兩個詞還不會寫呢!”第二次聽寫還是這10個詞語,陳軼姝僅寫對了4個,竇桂梅鼓勵道:“有進步,繼續努力!”直到陳軼姝把這10個詞語全寫對。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還有三次……十次不行還有第十一次的善待。在她的悉心呵護之下,陳軼姝終于有了長足的進步。竇桂梅始終把希望和自信留給學生,力圖使每個學生抬起頭走路,挺起胸膛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