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徐霞客完成的這一"壯舉"確實被后人所欽佩,誰能用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生:老師我覺得讀這句話,語調應該高昂一些,尤其是"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更應該重讀,讀出詩人博大的胸懷,也把自身完全投入到大自然中,是何等的高興啊!
師:說得很有道理,你來當當小老師,引領大家把這句話讀一讀.
師:老師也想讀讀句話,,如果老師讀好了,給我點的掌聲.讀不好,希望同學們幫我指出來.
生:(學生鼓掌),現在我們全班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點評】語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教者抓住了文章中的好句段,讓學生初讀,品讀,讀書感悟徐霞客的"奇人"之美.
師: 誰還能說說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出徐霞客確實是一位"奇人"
生:文章中寫到當時的交通不便"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有些地方甚至連道路都沒有""再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盜匪橫行."如果說沒有一點毅力的人,他遇到這樣的"苦"和"險",早就會打退堂鼓,可他沒有被這些所嚇倒,繼續完成他的考察事業,真是一位"奇人"啊!
生:課文第四自然段中例舉了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也遇到的苦和險,就更能說明他是一個"奇人",他到西南地區去考察石灰巖地形和長江源流.路上,一個同伴難耐旅途勞頓,不辭而別,一個不幸病死,另一個也偷偷走了,還帶走了他僅存的行囊,途中還遭到搶劫,這些打擊, 都沒有動搖他繼續西行,就憑這一點超凡的毅力,說他是"奇人",一點也不為過啊!
師:分析得多透徹啊!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生:老師,我還從這段話中的結尾一句體會出他是一位"奇人",先前書上都說長江的源流在岷江,可他認為長江水勢猛,應該要比黃河長.剛才我們看了《徐霞客志在天下》短片,了解到還為這事請教過他的母親.他對書中的結論表示懷疑,所以他親自考察探險,終于找到了長江的源流是金沙江,他這種求真求實,也可看出他是一位"奇人".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啊!讓我們一起走進書本,去感受一下這位"奇人"不畏艱險,毅力超凡,求真求實的精神吧!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 還有體會嗎 說說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他是一位"奇人"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話可以看出來,白天徐霞客攀險峰,涉危澗,晚上疲勞到了極點,可他還要把當天的見聞記錄下來.他白天跋山涉水,已經夠他受的了,晚上應該好好休息一下,可他仍在漆黑的山洞里,寫下當天的見聞.書中的插圖,畫出了他在洞穴里"燃松拾穗,走筆為記"的情景,他對考察工作的執著精神,一般人是難以做到啊!可以說明他是一位"奇人".
生:老師,我補充.他經常在荒野上露宿,棲身洞穴更是家常便飯,在野外露宿要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天寒地凍,這些苦處是可想而知的,可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完成他的雄心壯志,真稱得上是一位"奇人"啊!
師: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讀好這兩句話呢
生:我覺得"攀""涉""再""即使""也"這些地方都應重讀,體現徐霞客不畏艱險的精神.
生:我覺得"燃松拾穗,走筆為記"是徐霞客忘我工作的寫照,朗讀時語調要揚上去,才能體現他對環境這么艱苦的情況下,他還泰然若之,可敬可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