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指導
國標本蘇教版小學五語下第四單元教學指導意見
單元概述: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世界各地”,由3篇課文、一篇習作、一個練習組成。3篇課文分別是狀物類散文《秦兵馬傭》,說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散文《音樂之都維也納》;習作要求學生模仿例文《龜山漢墓參觀記》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練習中重點訓練標點符號的使用、欣賞《老殘游記》片段、抓住特點介紹世界名城。整組教材的共同點,從內容上來說,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民族文化,展現勞動者的勤勞與智慧,從表現形式上來說,都抓住它們的特征,圍繞中心詞、中心句來寫,綱目分明,條理清晰。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將達成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24個一類生字,5個二類生字,認識多音字“乘”,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及部分成語,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并加以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課文內容領會重點句子
過渡句:兵馬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文首概括句: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傭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聞名的音樂之都。
段首概括句:
兵馬傭規模宏大。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有條理地進行介紹及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學習運用舉例子、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
4、領略世界各地的風光,感受勞動人們的勤勞和智慧,感受各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懂得尊重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5、學會正確使用雙引號、冒號、書名號、頓號等標點符號。
6、了解部分世界名城的雅號,收集資料,抓住特點介紹感興趣的城市。
學情分析:
三篇課文寫得生動形象,具有條理,飽含作者的自豪感、贊美之情,學生對學習內容是很感興趣的。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與感悟,領略它們的特點,是課堂學習的主要任務,但它們與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幾乎沒有學生能有幸親眼目睹,教學中如果僅僅通過課文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來感受世界各地的燦爛文化和人民的無窮智慧,似乎有點難度。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一番,把語言文字的品味與視覺資料的欣賞結合到一起,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建議:
單元導讀:快速瀏覽3篇課文,用視頻、錄像給學生以直觀感知,明確單元學習主題,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后續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提高整體把握的學習能力。
《秦兵馬傭》:抓住中心句“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分兩部分感受秦兵馬俑兩方面的特點,品讀語言文字,扣住重點詞句想象體會,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習抓住特征描述的寫作方法。
《埃及的金字塔》:抓住說明文的文體特點,鼓勵學生圍繞金字塔質疑,抓住基本說明點,再逐一解開謎底。在此過程中,了解、總結作者說明事物所用的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