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指導
理解秦兵馬傭的特點,想象畫面,學習抓住特征描述的寫作方法是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多音字“乘”。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后成語的意思,并能初步學會在表達中運用。,
3、通過文字內容,借以圖片資料,感知“兵馬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領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4、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5、學習本課寫作方法:總——分——總的布局;圍繞一個中心句把事物介紹清楚。
三、教學方法及媒體運用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與感悟,抓住中心詞句領略它們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把語言文字的品味與視覺資料的欣賞結合到一起,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四、教學建議:
1、觀賞視頻、圖片,激發興趣。在學課文前,放映一段有關秦兵馬傭的錄象,讓學生感受兵馬傭恢弘的氣勢和宏大的規模,以及惟妙惟肖的精美造型,激發學習興趣。
2、在想象的空間自由翱翔 。 恢弘的氣勢與規模,精美的造型,描寫得生動細致,引導學生扣住重點詞句來想象體會其特點。當教到兵馬傭的神態各異一段時,讓學生循著作者的思路,讓學生想象:“你還看到了怎樣的兵馬傭,除了課文上的神態描寫外,你還可以怎樣描寫?”
3、積累語言,積淀語感經驗。本課語言優美凝練,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誦讀來細細品味、感悟,幫助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積淀語感經驗。本課成語較多,也應訓練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積累成語。
4、盡情表達,表現自我。在課堂教學和課后的思考題練習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這方面的能力。讓學生討論、交流,把想到的說給同學聽,議一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表達對秦王朝、秦始皇的認識。
5、關注寫作方法。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及其所蘊含的情感有較深刻的印象后,引導學生關注本課的寫法,從讀學寫,活學活用。
6、搜集有關的歷史材料,豐富學生歷史知識。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天上繁星,引導學生承接上一單元“我讀書,我快樂”的要求,去收集、閱讀秦王朝乃至其他朝代的故事,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智慧,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五、教學構想
一、欣賞錄象,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由1974年,秦兵馬俑的神奇出土導入,讓學生欣賞錄象,交流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說說兵馬俑給自己的印象,把學生帶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以過渡句為橋,了解大意。
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作者著重從哪兩個方面具體介紹兵馬傭的?能到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找出關鍵句: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隨后,緊扣這句話,讓學生思考:從這句話中可以讀出哪些內容?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過渡句。承上啟下)學生了解到課文以此句為橋,貫通了全文。學生經過這一環節教學,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