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指導
把握文體特點,做到“新、真、短、快”,以簡潔的文字,真實的內(nèi)容,迅速報道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
四:課前準備 創(chuàng)設競賽活動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走近“新聞報道”
利用多媒體收看一段新聞聯(lián)播的實況,談自己對新聞聯(lián)播對播音員報道的新聞即由記者撰寫的“新聞報道”的初步感知。
討論“新聞報道”在現(xiàn)實生活的價值與作用:如幫助公眾了解各類信息,公布大家目前最關注的問題;組建紅領巾小記者團,為班級黑板報,校廣播站、校園網(wǎng)、校園電視臺、其它新聞媒體寫新聞稿等。
二、例文導寫
1、自讀教材例文
2、思考、討論例文的每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3、讀了整篇報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晰特點
1、新聞報道的結(jié)構(gòu)框架:
標題:題目突出重要內(nèi)容
導語:交代結(jié)果
主體:事情經(jīng)過
結(jié)尾:補充交代
2、新聞報道與記敘文在文體寫法上的顯著區(qū)別:
題目的擬訂方式不同
寫作的順序不同
寫作的要求不同
四、討論學校、班級在體育、學習競賽等方面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可以先想一想,再選擇然后說給同座聽。
第二課時
一、小組內(nèi)口述,體現(xiàn)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結(jié)果等(新聞五要素)。
二、指導確定標題:題目突出重要內(nèi)容;導語:交代結(jié)果;主體:事情大體經(jīng)過;結(jié)尾:補充交代
三、學生書面草稿,教師巡視指導。
四、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一則拿出來集體講評、修改。
五、拓展
1、思考:新聞報道與第二單元通訊報道《夢圓飛天》在寫作方法上的異同。
2、推行活動:每天課前班級1分鐘新聞播報
習作四:學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
一:教材簡析
這次習作訓練是學寫參觀記或游覽記,教材內(nèi)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例文《龜山漢墓參觀記》;第二部分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提示參觀記的寫作方法;第三部分明確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和寫作要求。
總覽蘇教版國標本三——六年級作文內(nèi)容一覽表(58篇),參觀記作為整個小學階段寫景作文綜合要求集成的掃尾之作,可見,參觀記的寫作技巧和教學目標的外延和內(nèi)涵可以是相當豐富的。
二: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片段,了解參觀記或游記的特點與寫作方法。
2、在參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深入觀察、感受、整體把握景物特征的能力,提升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策略
選用典型例文片段,賞析領會的基礎上,綜合選用多項寫作方法與技巧。
如:①按一定的順序(游蹤),不記“流水帳”;注意寫好過渡句,“遠遠望去----步入南面的甬道------穿過甬道,來到墓室-------走進北甬道,導游讓我們注意石壁下的石槽。”
②選取代表性景點與景物,有重點觀察和描寫,“甬道、歌舞廳、排水溝”
③形象性描述。如用好方位詞;抓特征抓細節(jié),兵馬傭“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④用好多種寫作手法。如舉數(shù)字,墓室共15間,面積達700多平方米;作比喻,游記《早》一文中兩次地方借花來喻人;聯(lián)想法,在有選擇寫好見聞之上,游記《早》看到書屋的陳設想到魯迅當年讀書的情景,由梅花聯(lián)想到書桌上“早”字的來歷;作比較,“雖不如廬山瀑布那樣長,但遠比它寬……”。
⑤情感觀察和描寫景物,寫出最強烈的感受,凸顯中心。“龜山漢墓是我們先人用鏨子蘸著汗水寫出來的一本書哇!我們又一次贊嘆不已。”“黃果樹瀑布,真是大自然的一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