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課時)
指名交流,老師小結。
4、當洋洋灑灑五百萬字的史書終于完成時,你能想象一下此刻談遷的心情嗎?指名。(引導學生用成語或比喻句練習說話)
出示:看著自己創作的可以流傳千古的鴻篇巨制終于完成,整整齊齊地擺滿書箱,談遷不禁(喜上眉梢、喜笑顏開);看著自己20多年來四處奔波,搜尋資料,嘔心瀝血終于完成的史書,談遷不禁(歡天喜地、心花怒放);看著自己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六次修改,累得腰酸背痛,兩眼發花,終于完成的心愿,談遷不禁(欣喜若狂)
師:是啊,20多年的苦,20多年的累,如今總算有回報了,我們也發自內心地為談遷感到由衷地喜悅。讓我們用朗讀告訴談遷先生。
齊讀,出示句子:經過20多年的奮斗,6次修改,談遷終于在50多歲時完成了一部400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扣“新寫”,品讀“痛失書稿”,體會書稿被偷后的悲痛和堅定。
1、出示:新寫的《國榷》共104卷,428萬4千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這次老師在“新寫”上加了色,由這個詞語,你又想到知道什么呢?
2、討論:為什么要新寫?(請你默讀課文第二小節,尋找答案)
3、交流出示:“一天夜里,小偷溜進他家,見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里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部珍貴的書稿就下落不明。”小偷偷走的僅僅是一箱書稿嗎?他實際上是偷走了什么?
師: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種災難、這種打擊對年近六旬、體弱多病的談遷來說真是——(痛不欲生、滅頂之災、晴天霹靂、飛災橫禍、禍從天降等)。這真是厄運啊!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那位老人吧!學生默讀圈畫句子。
師: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讀,出示句子:“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只有兩行熱淚在不停流淌。”
師:這是我們看到的談遷老人。再讀這句話,你還能看到老人的內心嗎?此時此刻他內心在想些什么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體會此時談遷的所思所想。
師出示:早上,談遷睜開眼,看到那曾經擺滿100多卷的《國榷》的書箱,現在空空蕩蕩!他心如刀絞 ;中午,談遷坐在書桌前,看到那盞曾經陪伴自己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油燈仍在,而書稿卻下落不明,他悲痛欲絕 ;半夜,談遷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眼前浮現出那一天自己徒步100多里路終于抄到了一個所需的史料,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而現在所有的付出都付之東流。他痛不欲生 。此時的談遷,不禁讓人們很為他擔憂。他的朋友來了,他的學生來了,他們看到談遷 ;他的鄰居在半夜醒來時,看到談遷 ;他的兒子一次次為父親端上飯菜,可是卻看到談遷 。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談遷失去書稿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