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1)鍵盤的認識和學習是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之一。讓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初級階段就有一個正確的計算機操作姿勢,養成良好的鍵盤操作習慣和用眼衛生習慣,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的自學以及歸納、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去認識、了解和熟悉鍵盤的相關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師在講解正確的擊鍵方法與指法時,要讓學生多進行操作練習,不要紙上談兵。需強調操作鍵盤時8個手指要保持在基本鍵上,不論哪個手指從基本鍵上出發敲其他鍵,敲完后立即復位。
(3)讓小學生掌握正確的指法,培養學生熟練的鍵盤輸入技能是本單元的重點,需要督促學生進行規范化、刻苦地訓練,教師可在上課前安裝“金山打字通”等軟件,讓學生通過軟件,愉快地進行指法練習,達到掌握鍵盤輸入技能的目的。
(4)在掌握了正確操作姿勢及指法的前提下,允許學生玩“打字游戲”,但要注意督促學生不能因為要“勝利”而單指或單手擊鍵。
(5)建議在課余時間舉辦鍵盤輸入技能競賽。
4、課時安排
本單元約需6課時,每課安排2課時。
第10課 十只手指管鍵盤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對鍵盤的鍵位結構有初步的了解。
(2)掌握鍵盤指法分工及打字姿勢
(3)掌握基本鍵位及指法
(4)能初步熟悉和運用“金山打字通”軟件進行鍵盤練習。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探究和實踐操作進行鍵盤的教學
(2)能以正確的打字姿勢,進行鍵盤的簡單練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了解鍵盤的鍵位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2)通過對“金山打字通初步了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認識軟件的能力。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2時。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鍵盤的鍵位結構,掌握正確的鍵盤操作姿勢。初步了解“金山打字通使用。
2、難點:能通過練習和記憶掌握基本鍵位及指法。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以探究法、談話法、任務貫穿和問題導入法為主線。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學生通過看書和觀察對比自己得實物鍵盤,建立對鍵盤的感性認識。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議
鍵盤和鼠標同屬于計算機操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單元充分了解了計算機的組成以及熟練了鼠標操作后,本單元以鍵盤為教學主體,從鍵盤的組成到操作,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有層次的將鍵盤知識介紹給學生并使之熟練掌握操作鍵盤的要領。
本課主要從兩個基礎知識方面介紹鍵盤:鍵位結構和鍵盤的操作姿勢。另一方面,根據時下適用于學生的軟件角度出發選擇了“金山打字通”作為鍵盤指法練習軟件向學生推薦。
1、鍵盤的鍵位結構
以鍵盤的自然分布情況以及各種資料中對鍵盤區域的常規劃分,將鍵盤分為五個主要區域:主鍵盤區、編輯鍵區、輔助鍵區、功能鍵區和狀態指示區。
(1)主鍵盤區
作為打字練習的主要區域,主鍵盤區在整個鍵盤中的分布最大。其中包括了26個大寫英文字母鍵,數字和字符,標點等組成的雙字符鍵還有一些用于字符之間轉換、或帶有組合功能的部分功能鍵。
(2)編輯鍵區
編輯鍵區位于鍵盤的中間偏右位置,包括了4個光標移動鍵和6個用于文字處理的編輯鍵,共10個鍵。
(3) 輔助鍵區(小鍵盤區)
小鍵盤區位于鍵盤的右側,一般有17個鍵。主要有10個標有數字和一個標有小數點的鍵,一個數字鎖定鍵,另外還有加號(+)、減號(-)、乘號(*)、除號(\)和一個回車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