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學法指導方面對學生多進行一些輔導工作,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所學的知識和操作經驗,并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小組式的協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式學習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單元可以采用示范式教學、學生自主學習以及任務教學等多種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智能,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和“做中學”等教育理念
以“與計算機交朋友”為本模塊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信息技術、計算機組成,以玩“掃雷”等游戲的操作掌握鼠標器的操作,學生在活動中輕松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基本的信息意識。
結合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外通過查找資料、到社會調查了解,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出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對上網以及電腦游戲的看法,還可以自己配制一臺計算機(列出軟硬件配置清單并說明理由)。
4、課時安排
本單元約需6課時。每課安排1課時教學1課時自主活動,在課時不足的地區可安排3課時,自主活動課學生課外完成。
第1課 初識計算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信息技術及其應用。
(2)認識計算機的組成,了解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作用。
(3)掌握鼠標器的操作。
(4)了解計算機軟件和硬件。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的直觀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計算機的組成。
(2)組織學生自主探究,促進知識的內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拓寬知識面,拓展視野,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
(2)介紹機房守則,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1課時。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鼠標器的操作;認識計算機的組成,了解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作用。
2、難點:鼠標器的雙擊操作;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區別。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利用實物、圖片、錄像展開直觀教學;組織學生自主歸納總結。
[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實物演示、掛圖展示、觀看錄像片、用計算機演示等直觀性較強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主體參與的形式,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在講授計算機硬件時建議采用直觀教學法,教師通過展示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讓學生體驗到計算機是由主機(cpu、存儲器等)、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也可以通過觀看錄像片(介紹計算機基本組成)讓學生體驗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分別匯報各硬件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師還可以在計算機教室中實際地拆裝計算機,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如果學校條件許可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切斷電源的條件下),由學生拆裝計算機,親身體驗,了解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
講授計算機軟件時,我們可以結合通過計算機處理相關工作的實例,直觀地進行教學。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如果計算機僅有硬件,沒有軟件是沒有辦法進行工作的;計算機再怎么聰明,沒有人編寫系統軟件或應用軟件,它也沒有辦法進行處理。
本節課沒有開關機的內容,也沒有windows基本操作的內容,在講鼠標器知識時,課前教師可使用電子教室軟件,集體開機,通過邊講邊練的形式,了解并初步掌握鼠標器的操作要點。重點掌握單擊、指向、拖動的基本操作,雙擊的操作本節課掌握有一定難度,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循序漸進,逐步練習。兒童的天性就愛玩,可安排適當的鼠標練習小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習鼠標的操作練習。課后的自主活動課,就是基于這個考慮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