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在復制、粘貼教學中,以一朵一朵地畫浪費時間,引出復制、粘貼的簡便方法,再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以自學教材或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習復制、粘貼的方法,打開菜單欄中的“編輯(e)”菜單,單擊其中的“復制(c)”命令。打開菜單欄中的“編輯(e)”菜單,單擊其中的“粘貼(p)”命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的能力。在復制、粘貼練習中讓學生掌握不選定就復制不了內容;不復制就粘貼不了內容;復制一次可以粘貼無數次;粘貼新的內容要重新選定和復制等。
每個人畫荷花的時間是不確定的,這不是本課的重點,教師可以在課前作好準備,學生直接打開素材即可使用,以便教學復制、粘貼時更好地把握時間。
第8課 變形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對圖形進行翻轉/旋轉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練地進行圖形的復制、移動。
2、過程與方法
感受對圖形進行變形的操作過程,掌握圖形操作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動手操作能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的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創造美。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2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圖形翻轉/旋轉及拉伸/扭曲的方法。
2、難點:圖形翻轉/旋轉的特點,綜合運用“選定、復制、移動、翻轉、旋轉”這些操作創造出較復雜的圖案。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演示法、討論學習法。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本課是教材關于畫圖知識的延伸,并且貫穿以后整個畫圖教學,是學生能夠熟練、快捷地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前一課學生已掌握了圖形復制、移動的方法,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針對圖形的變形操作進行學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直接接受“翻轉”和“旋轉”的概念是比較困難的,直接讓他們學習“畫圖”中的“翻轉”和“旋轉”,他們往往缺乏興趣。因此,我們要把信息技術知識生活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的開始繼續以池塘生活為背景,以問題“池塘中游來四條魚,你知道它們是怎么畫出來的嗎?”激疑,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小樹水中倒影為例,讓他們根據生活實際情況發現并提出解決的思路。“水平翻轉”是新的知識點,教師要邊講解邊演示操作方法,再讓學生通過練習來掌握這一知識點。請學生做演示操作,一方面是對已掌握的學生的肯定,另一方面給未完全掌握的同學再一次學習的機會。下面的兩個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中舉一反三的了解“垂直翻轉”及“按一定角度旋轉”的應用。教師最后還可以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水平翻轉”、“垂直翻轉”、“安一定角度旋轉”的理解,進一步鞏固對新知識的掌握。
在“拉伸”和“扭曲”的教學環節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以自學或小組合作形式自主探索學習,在小組匯報情況后,教師再相機給些小提示,如輸入水平扭曲的度數,可以多輸入調試幾次,直到找到最合適的扭曲度數。
本課教師還可以聯系生活,拓展知識,水中倒影體現出的對稱美,課件播放生活中多處可見的對稱美,讓學生感受美,從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興趣,再給學生一個簡單圖形,讓其發揮想象力,綜合運用“選定、復制、移動、翻轉、旋轉”這些操作創造出美麗神奇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