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
3) 那8個再撥上1個是幾?
教師出示計數器演示7加1等于8
4)請你拿出表示9的學具并擺一個圖形
師出示點子圖9
2、出示尺子圖
8在誰的后面?7的前面是幾?
9的前面是幾?7的后面是幾?
3、看看點子圖,比一比誰多誰少?
比較大小8和9
4、基序數
把左邊的8只蝴蝶涂上藍色,給從左數第9只蝴蝶涂上紅色。
三、練習
1、p59 1數一數小兔在第幾車廂?小豬呢?第3車廂是誰?
2、8和9的寫法
1)教師示范:寫8的時候要注意寫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上面的圓要寫小點,下面寫大點。寫9,要先寫圓再豎。
2)學生練寫8和9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本
反思: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應用于生活。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并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了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六課時:8和9的組成
【教學內容】8和9的組成(p55 、p6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8、9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8和9的組成
【教學準備】小棒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課件出示:蔚藍的天空上星星在閃,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擺成兩份,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分呢?
二、新授
1、請你拿出學具(8根小棒),在小組里擺一擺,你能分出幾種?
2、學生分組動手操作
3、匯報,說一說你分出了幾種?你是怎樣分的?怎樣分更好?
4、觀察,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每一種分法嗎?
5、提問: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1、如果是9顆星星,又可以怎樣分呢?
學生動手操作后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2、師出示課件演示9的分成
3、學生在書上填空。
4、學生互相讀8、9的分組成
三、鞏固練習
1、做游戲
2、猜數
3、拍巴掌
4、p55做一做
5、p60 3 4 5 6
6、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7、課堂作業
反思: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第七課時:8和9的加減法
【教學內容】 8和9的加減法(p56 p57頁)
【教學目標】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并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