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鍛煉》教學反思(精選2篇)
《大家來鍛煉》教學反思 篇1
《大家來鍛煉》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的實踐活動課。目的在于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地檢驗學生對10以內加減法的掌握情況。通過大家來鍛煉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生活中蘊涵豐富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從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出發,把體育鍛煉課與數學課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鍛煉中、游戲中去發現數學問題。先讓學生介紹學校和自己喜歡的活動,想一想從中可以提出哪些問題,然后再組織學生到校園中找數學題,把全班同學分成兩半,一半學生分小組進行不同項目的體育活動,另一半學生則仔細觀察找出數學問題并記在小卡片上,組織好學生按計劃進行活動。在教學中,還尊重學生的差異,對學生發現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做硬性規定,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允許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最后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各種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整節課學生表現非;钴S,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思維反應很快。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
《大家來鍛煉》教學反思 篇2
今天的整個美術活動中,幼兒作畫的時間會占很大的比例,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干什么也一直是我在思考的問題,經驗告訴自己不能僅僅把激發興趣與討論組織好了就算完成了,而應該更好地針對個體進行適時的指導,才能真正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1.圍繞目標觀察。首先要心中有目標,明確幼兒操作環節的指導要點。今天的重點是要讓幼兒學會畫動態的人物,所以我采用了讓幼兒示范動作,教師用簡筆畫作畫的方法指導,并且抓住側面和正面不同的畫法來示范,提升幼兒的繪畫經驗。
2.有序提供材料。每次作畫的準備過程中,我們逐漸養成了有序發放材料的過程。比如我先讓組長來為每組孩子發放報紙墊在桌子上,然后再提供繪畫的工具:白紙、記號筆;接著引導幼兒將畫面內容畫得比較豐富后,再提供另一張材料油畫棒,以引導幼兒涂色。這樣既有利于幼兒有序思考,又讓幼兒有充分的作畫時間。
3.注重能力提升。在整個指導幼兒的操作的過程中,我都重在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創作出自己的圖式,從而提升自己的分析歸納能力及繪畫技巧。碰到幼兒反復說“我不會畫”,或完全模仿老師的范畫,或不斷重復以前畫過的畫面時,便作一些適時適宜的指導;對于那些很會畫的幼兒,便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