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口耳目》教案設計及專家點評
(1)理解字義。“目”是指什么? (課件出示眼睛圖片)是呀,“目”就是指人的眼睛。
(2)了解字形。(課件出示古文字“目”)你發現了什么?(字形與眼睛很像。有眼珠和眼眶)
(3)了解字體的發展。(課件出示:將古文字與事物進行重疊)隨著人類的進步,為了書寫的方便,“目”的字形就逐步發生了變化。(出示“目”變化的系列字體)“目”就是這樣慢慢地變化而來的,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對,“目”外面的部分就表示我們的眼眶,里面的兩橫就是我們眼珠的輪廓。
(其余四個生字在學生反饋中課件隨機出現圖片與演變過程)
3.小結:真有趣,原來有些字最早的時候就是根據這一事物的樣子或者特征造出來的,我們看到這個字,就會想到這一事物,從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點評:這一設計充分利用課件的形象性和動態效果,以圖片來揭示字義,以字與事物的重疊來揭示象形字的特點,以從古到今的系列字體來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讓學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初步領悟認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看到字,聯想到這一事物,通過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內涵。這樣的課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學的輔助作用,有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
4.下面我們再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出示“耳、羊、鳥、兔、木、禾、竹”這七組生字、圖片、古文字。(同一生字、圖片、古文字為一組)
(分別發給部分學生)
(1)請你仔細觀察,找到你們各自的朋友,并按照先后順序排排隊。
(2)讀讀你們組里拿的字,說說為什么你們3個是朋友,又為什么這么排列?
5.今天學的這些字和圖形多像呀,像這樣根據事物的形狀、樣子造的字我們就叫它象形字。
6.漢字中,這樣的象形字還有不少呢,看看課后的“我會連”,請你看看圖,連一連,你能猜讀這幾個字嗎。
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字中哪個字也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如,山、田)
感興趣的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你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7.再來讀讀課文中的生字:齊讀、開火車讀,小組間抽讀。
[點評:這一環節采用“生字、圖片、古文字找朋友”的游戲,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展開學習,在“我們三個究竟是不是朋友”的爭論中,在誰前誰后的排序中,學生們進一步感悟了這些生字的象形特點,體會了它們的演變過程。這樣,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看圖,讀字,記形,充分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并通過“找一找你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的”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讀課文,了解分類
1.讀一讀課文,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你能給今天的生字分分組嗎?
2.說說你把生字分成四組的理由。
(如, 木、禾、竹是植物;羊、鳥、兔是動物……)
3.自由讀課文。
[點評: 通過讀課文、看圖片、給生字分組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課文是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物象、植物來分類排列的,在進一步認識事物中了解象形字的形與義。]
四、學習筆順,指導書寫
1.出示:十、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