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學反思
《夏夜多美》教學反思(毛衫城)
《夏夜多美》是一篇比較感人的童話故事,一只小螞蟻一不小心掉進了池塘,溫和善良的睡蓮姑姑、樂于助人的小蜻蜓、螢火蟲,放棄了自己的休息,幫助他回到了家。字里行間洋溢著溫情,讀來不覺被這夏夜里美好的情感所感染。全文共有16個自然段,主要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故事的敘述。首尾襯以環境描寫,烘托夏夜之美。
在教學設計中,我首先播放夏夜的flash動畫(配樂),讓學生感受夏夜的風景美,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美抒發出來,通過讀課題表達出來,這一點我覺得自己還是成功的,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而且讀得非常不錯,但在真正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地方不夠理想:
首先,在學習課文對話時,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來感受小螞蟻和睡蓮的心理活動,在原有的基礎上(睡蓮問:“小螞蟻,你怎么啦?” 小螞蟻說:“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啦!”)加深一步,要求學生完成這樣的填空:睡蓮( 地)問:“小螞蟻,你怎么啦?” 小螞蟻( 地)說:“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啦!” 我個人的設想還是比較完美的:希望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受他們當時的心情,然后再提高一個層次:替課文補充句子。通過補充,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他們的心情,從而在朗讀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流露出來。但事與愿違,學生很難準確地說出他們的心情(特別是睡蓮),幾經提示之后勉強能說出一點,但理解得不夠深入、透徹,沒有達到預先設想的效果,可能是我高估了學生的水平。
其次,在練習說話時,也出現了問題。課文中提到了: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我提問:星星為什么高興地眨著眼?假如你就是天上的那顆星星,你會說什么?原告我以為這個開放式的問題很容易回答:因為看到大家那么熱心地幫助小螞蟻,星星很高興.如果自己是星星,他可能 會說:多有愛心的蜻蜓(螢火蟲)啊! 他們真好啊!等等。但實際上,我這個問題提下去,學生看上去有些呆滯,完全沒有我想象中的那種活躍,導致課堂限入僵局,在我再三提示下,只有少數學生勉強能答上一點。我在想,這是我的原因,可能是我沒有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也可能 是我備課時的失策,沒有備好“學生”這一關。
再次,課堂上經常出現“冷場”,導致時間上的緊張,或者說是來不及。在備課時,我還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上來把這個故事演一演,我想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故事情節表演出來,既符合了學生好動、愛表現的特點,又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但實際上由于時間太緊,最后這個環節根本來不及演,這也是這堂課中比較遺憾的一個方面。
總之,上了這堂課后,我是真正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缺陷,課堂上往往達不到預設的效果,我想原因主要在于自己還不能自如地調控課堂氛圍,對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把握得還不夠好,當然還有其他方面許多原因,所以才導致課堂質量的低下。
《夏夜多美》教學反思
下課鈴響了,學生依然沉醉在熱烈歡樂的課堂氣氛中,他們舉起高高的小手包圍了我,我知道他們想說的很多,而我和他們一樣,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這堂課帶給我和學生的感觸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