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中見精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案例
今早聽了高林生老師對《整合教學目標 搞好文本解讀 提高課堂效率》和觀看課例:江蘇淮安楊獻榮老師執教的《滴水穿石》錄象,受益匪淺。隨之也想把兩年前在本校所觀摩陳云芬老師所上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堂課中的片段推薦給大家分享,這堂課中呈現的情景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是十分常見的,但它體現了陳老師對低年級學段的教學目標的理解,搞好了文本的解讀,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老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并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教師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強加給學生的新的教學理念。師:同學們,國王老了,他想找一個人將來繼承王位,你們想不想知道他選了誰,是怎么選的?
生:想!
(有的學生知道答案,舉手想回答)
師:有的同學已經知道了,很好!你較好地預習了課文!等會兒,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好不好?
(舉手的學生點頭同意)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國王用的什么方法,誰最后被選為將來的國王?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國王用的是讓孩子們種花的方法。
師:說得不錯!能說得更完整一些嗎?
生:國王給所有的孩子發了一粒花籽,看誰用這粒花籽種出最美麗的花來,就讓誰將來當國王。
生:國王給所有的孩子發了一粒煮熟的花籽,看誰最誠實。
師:說得真棒!
師:那么,最后誰被國王選中了?
生(紛紛回答):雄日。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國王為什么選雄日當國王呢?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四人一組,邊讀課文邊討論問題,教師參與指導)
生:雄日很誠實!
師:你怎么知道的,能告訴大家嗎?
生:因為,花籽是煮過了的,根本種不出花來,所以,他捧著空花盆,說明他很誠實。
師:我明白了,謝謝你!
生:我認為雄日還很勤勞!
師:是嗎?你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課文第二自然段看出來的。我想讀一讀!
師:我們大伙也都想聽你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讀得真好!
生:我覺得他做事很認真!
……
師:大家都說得很棒!那么,你們認為什么樣的人才能當國王呢?
生:誠實。
生:能干。
……
(陳老師能巧妙地利用一些小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想方設法把讀書的權利還給學生,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創設了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與老師,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不知不覺間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理性認識。)
在學生已經認識生字,鞏固讀音,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課文,感受雄日誠實的品質。
師:既然大家這么喜歡這個故事,我們演一個課本劇,好不好?
生(異口同聲):好!
(陳老師隨機挑出兩個自告奮勇的學生分別演國王和雄日,其余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手捧鮮花的孩子,另一組當評委。)
(學生們興致高漲,為了能表演的更精彩,大家都積極思考,認真揣摩課文語句,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當眾示范。)
……
師:課本劇演完了,誰來評評?
生:我覺得王浩演得國王特別好!因為,國王老了,他演的時候,讓人攙扶著,還一直捋胡子,說話也老聲老氣的。
生:我覺得國王看到手捧鮮花的孩子時,王浩沒把國王不高興的表情演出來。在演的時候表情應該凝重,眉頭緊皺,像這個樣子。(接著做了個示范)
生:我覺得國王李寧寧演得雄日比較好!表情從開始的興高采烈到后來的十分難受,演得很生動。
……
師:好,同學們的建議和評價都很到位,相信同學們以后演得更精彩!
師:同學們,你們對故事內容已經很了解了,陳老師還有幾個不明白的地方,想請大家幫老師解答,行嗎?
生:行!老師您說吧。
師:國王看到手捧鮮花的孩子,為什么“臉上沒有一絲高興”。
生:因為國王知道種子是煮過了的,根本開不出花來。
生:國王不高興,是因為那些孩子為了當上國王,換了花籽,他們不誠實。
……
師:你們個說得很有見解。真棒!
師:這個問題在你們的幫助下,我明白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誠實。那國王為什么選雄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