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高效地學習——《好事情》教學設計簡介(北師)
三、在游戲中識字
1、讀課文隨文識字,一邊讀一邊注意課文里的生字,看自己能運用學過的方法學會哪些生字?
2、拿出生字卡片,一邊讀生字一邊分類擺放卡片,將認識的生字擺在遠處,不認識的生字擺在近處。
3、重點指導學生不認識的生字。(1)學生自學。(2)匯報經過努力認識了哪些生字?怎么記住它?如“腿”_可以做拍腿動作,也可以聯系“月肉旁”來記憶。
4、用游戲來鞏固識字成果。(1)師拿出卡片說:“請你拿出‘事情’的‘情’!睂W生也拿出相應的卡片,說:“我就拿出‘事情’的‘情’!(2)選出難認的字,前面拿的速度較慢的字再做游戲。(3)請學生領著做游戲。
。ㄒ鈭D: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逐漸注意到引入游戲后教學效率有所降低的現象,分析原因就是學與玩不能兼顧,為什么要引入游戲,怎樣利用游戲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沒有解決。游戲的形式、時機把握不好,游戲中學生學習參與面小,以少數人的展示活動削弱了大面積參與的扎實訓練。如全班學生一塊開火車,學生真正參與強度大的也就是開到自己面前的那個字,其余時間都處在低強度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注意力并沒有真正集中到學習本身上來,游戲反而成了干擾教學的因素。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我聽,我忘記!我看,我記憶!我參與,我消化!我吸收,我運用!”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并且是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有可能真正地吸收理解運用;谶@樣的認識,我們設計了前面的識字游戲。其特點是:1、整個的識字教學就是一個游戲活動。2、增大了參與面與參與強度,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來。游戲中有意識地加強了訓練的強度。所有的學生都要集中注意力,用腦記,用手擺,在反復“再認”的過程中強化記憶,完成識字任務,提高識字效率。)
四、以讀促思,以說促讀
1、談話:認識生字后我們再來讀課文,比一比誰能讀的正確流利?請同學們同位互相幫助讀課文,同位之間怎樣互相幫助呢?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位不會的教教他,讀得好的地方夸夸他。
2、同位互讀互助。
3、集體交流同位互讀的結果。(1)請一組同位朗讀。(2)引導學生評議。(3)請另一組同位朗讀。(4)師評與學生評相結合。
4、再次自由讀課文,力爭讀的正確流利。思考:尤拉想做哪些好事情?
5、談話:尤拉想做的好事情都是些應該做的大好事情,它做成了嗎?為什么沒做成?他應該怎樣做呢?我們來勸勸他吧,告訴他應該怎樣做?學生依據課文內容勸導尤拉,如:尤拉,你應該帶馬莎去玩。尤拉,你應該給小狗喝水。等
6、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大家的勸說中看出大家已理解了課文內容,你能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嗎?練習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ㄒ鈭D: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積極通過文本與作者和課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溝通,逐步加深體驗和理解,從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力圖做到:1、注重整體感悟,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2、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轉換角度,與書中人物尤拉進行對話,對其進行勸導。這種角度的轉換,使得學生有一種超越書中人物的“優越感”,使學生覺得自己似乎比尤拉更明白應該怎樣做,帶著這種“優越感”來勸導他,在勸導過程中自己也實現超越和提升。這種角度轉換以藝術審美理論和現代閱讀學的成果為依據,通過對話這一具體方式,把理解課文與學生的自我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3、強調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理解朗讀。4、認真指導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一年級的學生合作意識薄弱,合作能力較差,人數一多內容一復雜就容易鬧起來。從這個實際出發,一年級的最初合作要從內容較簡單、人數較少的低度合作開始,力求使合作更有實效。如同位合作讀課文,我們先明確了合作的目標:同位互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又明確了合作的方式:一起讀或互讀,對方讀時認真聽,讀得好的夸夸他,不夠好的地方提提建議。這樣就保證了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