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最快樂》說課設計 3份
10、指名讀第5自然段。(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11、我們一起做一只困惑的小青蛙讀一讀第5自然段。
12、青蛙媽媽是怎樣告訴它的呢?(出示媽媽的話)指名讀、齊讀
13、課文中誰在做對別人有用的事?(老師在紙上用直線畫出重點句,同時指板書)
14、完成填空。齊讀。
15、聽了媽媽的話,小青蛙明白了:只有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才會覺得最快樂!你知道青蛙做什么事最快樂呢?(板書:捉害蟲)
五、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在做對別人有用的事嗎?
2、在你身邊哪些人也在做著對別人有用的事呢?
3、學完課文,小朋友,你覺得自己做什么事最快樂?
4、小朋友說的都很棒,老師希望你們時時刻刻都能做對別人有用的事,相信你們每一天都能過得很快樂!
【針對低年級學生表達、理解能力較差的現狀,用循序漸進的說話練習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學生的語言訓練與知識鞏固、情感體驗相得益彰。】
5、今天老師把啄木鳥叔叔、水牛爺爺、蜜蜂妹妹、小青蛙和青蛙媽媽也請到了我們教室,誰愿意來演一演?
6、這幾個小朋友演得真好,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課后小朋友五人一組自由組合也來演一演,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演得最好!
板書設計:
18、做什么事最快樂
啄木鳥 水牛 蜜蜂 青蛙媽媽
捉蟲 耕地 采蜜 ( )
一、說教材
我執教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二冊第18課《做什么事最快樂》。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樂,便去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媽媽。全文共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青蛙產生了做什么事最快樂的疑問,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分別寫了小青蛙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樂和得到的答案,五六自然段寫小青蛙問媽媽及媽媽的回答。
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配有多幅彩圖,形象的描述出小青蛙尋找答案的經過,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
這篇童話在本冊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新課標》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本課教時安排為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2、認識到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學會關心別人,助人為樂。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的積累了不少與本課相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時不易根據角色的需要做到恰當的感情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