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指導書寫5個生字,能寫得正確、勻稱。
2.能理解《鋤禾》這首古詩的含義。了解農民種糧食是非常辛苦的,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難點:認讀10個生字;理解古詩的含義;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孩子們,誰能說說咱們吃的饅頭、面條等都是從哪里來的?(生答:略)對,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的時候,農民伯伯正在田里汗流浹背的勞作,你們說他們辛苦嗎?(生答:略)我們吃的饅頭、面條等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換來的,我們以后應該對待糧食?( 生:農民伯伯種田非常辛苦,不應該浪費糧食。)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是描寫農民種田非常辛苦的古詩,它的名字叫《鋤禾》。(師:邊板書課題,邊教讀課題,生跟讀。)
2、孩子們,誰知道“鋤禾”是什么意思呢?(出示“鋤禾”圖片,生想象、理解并回答,師可作補充。)
二、學習生字
(一)初讀課文,感知詩意。
1.聽錄音
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古詩。要聽清字的讀音。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字,看誰最認真?如果會的同學能跟錄音機一起讀。
2.過渡:由于這首詩絕大多數同學都能熟練背誦,所以直奔本課的生字。這首詩你們會背了,里面的生字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中的生字詞,看誰學得又對又快。
(二)認讀生字
1.下面請你輕聲讀課文,用手指指著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2.引導學生回憶平時學習生字的主要方法:你們平時都用哪些方法來學習生字?(拼讀音節、問同學、問家長、問老師。)
3.小朋友們歸納得真好,那就請你趕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吧。(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點撥。)
4.學習完生字以后,請給同桌讀一讀,注意用手指指著字讀。
5.匯報學習情況:
(1)誰能把課文給大家讀一遍。
(2)以演示文稿的方式逐個出示以下詞語,進行詞語搶讀。
日當午 鋤禾 汗滴 盤中餐 粒粒 辛苦
當讀到以下的詞語時,追問一下詞義,解釋不到位也沒有關系,后面還要深入理解詩意,“日當午 鋤禾 盤中餐”是什么意思?
(3)猜詞游戲:一個同學背對黑板,另一個同學任意指一個詞請他猜,其他同學不能出聲音,可以用動作提示他。(目的是讓學生認字,理解詞意。)
(4)在詞語中你認識了生字,那么老師把生字單拿出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抽讀生字卡片,當讀到“禾、午”時進行擴詞。)
(5)現在這些生字都躲到詩里面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1.讀課文,提出問題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同學們學得特別好,下面,請你們再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1)不理解詞語:誰知 皆 禾下土 ;(2)為什么說“粒粒皆辛苦”?)
2.合作討論,解決問題
如果有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記下來,教師深入到小組中去,發現問題,進行適當地點撥。
四、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以后你們還浪費糧食嗎?(不)你們應該怎么做呢?(生答)
五、作業
給家長讀古詩、認字。
板書: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