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認識9個字“口、耳、目、日、月、火、木、禾、竹”,以及認識3種新筆畫“︱ノㄟ”,并學會書寫。
2、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文字的內在美。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9個字,2種筆畫。
2.學會“木、禾”兩個生字的寫法。
教學準備: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揭示課題。
1、出示象形字,學生猜。
師: 這是什么?(小朋友們,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答:這是眼睛。 我看到了一只眼睛。
師: 這是什么?現在你看到的是什么
學生答:這也是眼睛。
師版畫豎著的目,這是什么?
這還是眼睛。
師再版畫一個象形的字,小朋友們,猜猜,這個是什么字?
這是 目 字。
師:(出示目)看看,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們
仔細瞧瞧,你看出了什么?
生:原來目字是從眼睛變化來的。
目的意思 就是 生:眼睛。
師“”:有趣嗎?再出示
“日”,
誰能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你怎么知道這就是“日”字?
日就是太陽
日就是太陽變過來的。
(生匯報)是的,古時候的人們就是根據物體的形狀來畫圖,這些圖就是最早的文字。像這樣模仿一個東西造出來的字,是很有趣的漢字,就叫象形字(讀得慢而清楚)。跟老師讀“象形字”。(跟讀兩次)
5、師:你們想學這么有趣的字嗎?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口耳目》。老師來寫課文的題目,看哪個小朋友看得最認真!
(板書課題:口耳目;齊讀課題)
二、圖文結合,學習“口、耳、目、日、月、火”。
1、(出示帶拼音生字卡片:口 耳 目 日 月 火)貼到黑板上
師:好下面我來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 邊手做舉手的形狀
老師知道有很多小朋友一定都認識了,不著急,先自己在下面認真的大聲念一念好嗎?
2請幾個能干的小朋友來認一認,做做小老師。
生讀口,
師:什么口?還要給生字寶寶找幾個好朋友(大口 開口的口),請你給它組組詞。
小老師,你能拼一拼嗎?
學生拼。
真能干!你是一個很棒的小老師。
小朋友們一起跟她讀一遍:拼音kou 口 口 口 開口的口。
獎勵他一個笑臉。
還有誰也來做做小老師?老師要請一個坐得最端正、學習最認真的小朋友。
停頓一兩秒。
3請一生像第一個學生一樣做小老師。
4 看來我們班能干的小老師真不少!
這樣吧,每個人都做一次小老師,像第一個小老師一樣,把還剩下的幾個生字寶寶介紹給你的同桌。
老師待會看看哪一桌小朋友最能干,最像小老師。
學生自己教剩下的 目 日 月 火
2分鐘后,檢查
我們來開個小火車!
師:火車火車哪里開,生:火車火車這里開!(生做舉手狀)
輪流兩遍。
這一關,咱們班里出了這么多能干的小老師。還剩下的幾個生字寶寶等不及也要出來了。(出示課件圖片)
認識這幾個字寶寶嗎?木、禾、竹
有這么多小朋友認識他們,真了不起!
(好奇的樣子)你們都是在哪里認識他們的?
學生說:書上、 圖片上、 電視上、拼拼音認識的
原來在生活中認識字,你就能變成小老師了,小朋友們不要錯過認字的機會,明天把你們新認識的字帶來給老師瞧瞧?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