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
引導孩子在豐富的語境中識字
-----《識字7》看圖會意形式識字淺談
《識字7》采用的是看圖會意的形式識字。課文共分兩部分:其一是看圖識字學詞;其二是兒歌,幫助孩子在誦讀兒歌中感悟字意。本課教學目標是學會“眾、群”等九個生字,初步了解會意字的特點,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興趣。朗讀兒歌,在朗讀中感悟“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識字、寫字是本課教學重點,但如何讓孩子在在認識漢字中學會識字、形成主動識字的興趣?我想這是低年級段識字教學難點。為此,結(jié)合會意字構(gòu)字特點,我想本課教學應努力豐富文本語境,讓孩子在豐富的語境中認識漢字、感悟字意,進而培養(yǎng)其主動識字的興趣。
一、簡筆畫 直觀再現(xiàn)字意教學伊始,老師在黑板上用線條勾勒一個人形圖,讓學生觀察這是什么。課本上是一位小朋友上學的彩圖,富有生活氣息,為孩子多樂于接受。但考慮課本上是多幅圖及字、詞、兒歌一起呈現(xiàn)出來(教學掛圖上也是如此),讓學生觀察課本或彩圖,必將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學生思維。之后,再板書“人”字,讓學生說說“人”字為什么這樣寫。讓學生在圖、字形聯(lián)系中感悟象形字造字方法,感受漢字的奇妙。然后再讓學生用“人”字組詞。照此方法,引導學生圖、字形相結(jié)合認識“從”、“眾”二字,讀準“從、眾”的韻母是“ong”不是“eng”。不過在引導學生認識“眾”字時,要引導學生明確“眾”并不只是指三個人,而是指很多人。在此基礎(chǔ)上,讀好“群眾”一詞。
二、讀兒歌 誦讀中感受字意兒歌第一句“二人從,三人眾”揭示會意字是怎樣構(gòu)成的。這一點學生一讀就懂,教師不必多講。第二句“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揭示了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從另一個側(cè)面幫助學生潛移默化的感受了“眾”的意義。讀兒歌,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遍讀:一讀:讀通、讀順。二讀:在讀順、讀通的基礎(chǔ)上,指名讀,結(jié)合讀指導讀準下列字音:心,前鼻音;成的韻母讀準。三讀:讀出疑問。要求孩子一邊讀兒歌,一邊體會: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要問?結(jié)合孩子提問題,老師講螞蟻搬青蟲的故事,幫助孩子感悟“團結(jié)力量大”的道理。再讓孩子結(jié)合生活談?wù)務(wù)J識,從而構(gòu)建新的認識。四讀:感情誦讀。加深體會、積累語言。這一邊讀,讓孩子邊讀可以邊做上動作,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
當孩子用詞精妙時,請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課例《識字7》認識“木、林、森”,感悟會意字的特點。當孩子認讀“森林“一詞后:生:老師,我沒有見過森林,森林是什么樣的?師:這個問題提的好。我想其他小朋友也一定很想知道,下面我們來看看彩圖。(師出示彩圖)。誰看圖,告訴張路小朋友森林是什么樣的?生:茂密的森林。師:“茂密“什么意思?生:樹木枝葉長得很密。師:“茂密“這個詞用得好!謝謝你,教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個新詞。能讀讀告訴老師森林很茂密嗎?生邊做動作邊讀。師:森林的確很茂密。能帶領(lǐng)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讀一遍嗎?生帶領(lǐng)其他小朋友讀。師:誰能再說說森林是什么樣的?生:無邊的森林。師:“無邊“這個詞好!森林像草原一樣無邊無際,你善于活學活用,真聰明。生:碧綠的森林。師:“碧綠“一詞用的妙。森林不但大,而且富有生機。教學中,孩子能用一些精妙的詞語準確生動的回答問題。是孩子良好語感的表現(xiàn),也是孩子積極思維的外現(xiàn)。對于孩子這樣精彩回答,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