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一課時一、教學目的
1、通過認識蒲公英,唱蒲公英和演蒲公英等一系列藝術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感受美,創造美。
2、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學生的心靈。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活動,了解蒲公英這種植物并延伸到對自己生活的聯想,思考更深刻的內涵。
三、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 歌曲音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故事:“蒲公英”名稱的由來。
學生聆聽。(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蒲公英治病”引起學生對蒲公英這種植物的注意,并產生好感,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 教學新課。
1、 引導學生討論蒲公英的形狀。
2 、出示圖片(蒲公英的種子 蒲公英的花等等)。
3、 唱一唱 《蒲公英》
蒲公英這么可愛并對人類有很大貢獻,老師想用這首歌贊美她。
范唱(聲音優美 輕柔)。
δ同桌同學討論,說說蒲公英的樣子。如:蒲公英是白色的,毛茸茸的一個球,風一吹就會象傘兵一樣飛起來;蒲公英的花是黃色的,象一朵小菊花,它的莖還有白色的汁……
δ觀察蒲公英
δ聽第一遍:感受整首歌曲的旋律。
δ聽第二遍:仔細傾聽,并回答歌曲所唱內容。
δ跟著老師按節奏朗誦歌詞(注意附點)。
加深對歌詞的印象,幫助記憶,提高學生創編舞蹈動作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創編動作,教師只是稍稍加以指導,美化。)
4、 演一演“蒲公英”
組織學生討論:假如你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你想飛到哪里去?
引導學生創編“情景劇”。教師協作并提出建議。
δ根據歌詞內容自編舞蹈動作。
δ跟琴聲用輕柔的聲音學唱歌曲。
δ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如:生a說要飛到北極去,與愛斯基摩人交談;生b要飛到“東方明珠”領略浦東開發的巨變;生c要飛到遙遠的家鄉,去探望久別的了外婆;生d要飛到太空探究宇宙的奧秘;還有學生說要飛到病房里,給得了絕癥的病人帶去一線希望!……
δ小組成員創編“情景劇”。
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來,學生自行分配角色,排演。
多試幾遍,讓學生慢慢熟悉歌曲,同時學會用輕柔優美的歌聲來演唱,注意音準節奏。
孩子們和蒲公英有相似之處,都是長大后要離開自己的媽媽,去開創自己的新生活,為人類為社會做貢獻。
教學反思: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體會:首先要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情境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使學生進入一種特殊環境,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其次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演唱、創作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再創作過程,沒有自己的感受,沒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是難以表現出真情實感的,只有激發學生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情緒,教學才會取得最佳效果。最后還要注重以合作為途徑,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能力,大膽主動的表現作品。引導學生大膽創造,在創編活動中,同學們共同承擔小組合作的成功和失敗,享受集體創作的榮譽和歡樂。
課題三 蒲公英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 通過對蒲公英這種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既是一種花又是一種會飛的種子。
2、 通過學生繪畫表現,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學會簡單的吹出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