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下冊第六單元教案設計
課后反思
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
欣賞《羊腸小道》《桑托尼》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設計
1、能用熱情、奔放的情緒演唱《卡普里島》。2、能分辨管弦樂合奏《羊腸小道》的音樂結構,感受不同樂段的情緒,通過音樂要素聯想音樂所表現的情景。
3、能分辨電子合成器的音色,初步感受現代音樂的風格特點。
4、能知道一些有關美國的大峽谷、希臘的桑托尼島、意大利的卡普里島等自然景觀的知識。
5、能用學生已有的世界音樂知識,組織《環球之旅》的音樂活動。
教學方法設計
音樂欣賞 談話法、分組搶答、體驗討論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導入二.欣賞《羊腸小道》
1.初聽樂曲中描述性的片段 2.復聽樂曲 3.完整欣賞全曲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體會歌曲《卡普里島》熱情、奔放的情緒。 2、分析管弦樂合奏《羊腸小道》的音樂結構。 3、感受電子合成器與樂隊《桑托尼》的現代音樂風格。為后面完整欣賞做好鋪墊,分為1小提模仿驢嘶鳴的片段2椰殼表現驢蹄聲音的片段3八音盒的片段4表現流水的音樂片段
初步聽辨“行進”與"歌曲"兩大主題有了初聽、復聽的基礎,在完整聽時學生對個音樂形象已有了一定得了解,因此更容易融入樂曲的情緒之中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一點點意大利音樂的風格特點,這節課我們接著了解一下其它國家和民族的音樂
師:我們欣賞音樂的時候為什么能夠聯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為音樂模仿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聲音。下面我播放幾段音樂,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音樂模仿了什么聲音?
學生欣賞并思考發音。
師引導學生聽辨并總結
師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三.欣賞電子合成器與樂隊《桑托尼》
1.演奏形式
2.作曲家簡介
3.發表感想
四.課堂小結
演奏形式是電子合成器與樂隊
作曲家雅尼
本課的要點再一次重申,以鞏固本課的學習成果。
師由雅尼的《尼羅河》引出本課的《桑托尼》,引導學生感受并發言。
師引導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不足之處予以補充
板書設計
羊腸小道
美國 管線合奏
桑托尼 雅尼 電子合成器與樂隊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