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三年級音樂下教案 第一單元:《春天的歌》
第一單元:《春天的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學目標:
1、 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2、 通過學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強弱的處理在歌曲中表現的作用。
教學重點: 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教學難點:欣賞《嘀哩嘀哩》,能體會歌曲的歡快的情緒,并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和動作表達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聽童聲齊唱《春天悄悄地走來》
師:剛才我們在歌中聽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春天里還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個動作來告訴大家,看看誰表現得最清楚。
二、欣賞:《嘀哩嘀哩》
師: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跟著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 初聽全曲一遍。
要求學生簡單地說一說歌中的內容,說一說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問: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 復聽:你能用動作來把歌曲表達的情緒表達一下嗎?
要求可能自由結合為一小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師:讓我們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樣的?
1、 教師范唱
2、 學生輕輕跟唱,注意兩字對一個音的地方。
3、 討論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歌曲?
學生討論后回答,特別是最后一句(要求處理得漸弱)
4、 用有感情的聲音完整地表現歌曲。
5、 試著邊做手勢邊唱歌曲的前8小節歌譜。
6、 用線條連一連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 一半學生唱主旋律歌詞,一半學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賞歌曲《櫻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樂和文化。
五、小結
春天是美麗的,描寫春天的歌是動聽的,去找一找,唱一唱還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渴望春天》學唱《小春筍》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渴望春天》并讓學生有感情地哼唱,啟發學生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 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小春筍》來贊美幸福的生活,抒發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小春筍》來贊美幸福的生活,抒發遠大的理想。
教學難點:感受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是重點,唱好歌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號是重點。
教學內容:
一. 欣賞導入部分。
1. 樂詩朗誦。《春天》音樂可選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 復習演唱《嘀哩 嘀哩》
二.欣賞《渴望春天》
師:春節剛過,想一想,當我們脫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輕松來到田野,看燕子歸來,看滿目綠色鮮花盛開,聽小鳥歌唱,春風拂曉細雨連綿,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與活力。春天是多么沒好,大家希望春天快點來到我們的身旁嗎?下面請同學門聽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 初聽全曲一遍。
提問:說說這首歌曲表達的情緒?(學生回答)小結:歌曲表現了少年兒童盼望春天早點到來。
2. 介紹莫扎特。
教師介紹:這首歌曲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創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一首歌曲,在寫這首曲子時他已經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另人驚嘆的是,在這首曲子里沒有絲毫的傷感和絕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3. 再次聽全曲,用身體動作感受歌曲的節拍。并“啦”輕輕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