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老爺爺趕鵝教案
老爺爺趕鵝教學內容:學習二聲部輪唱歌曲《老爺爺趕鵝》。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地節奏和合作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
2.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參與二聲部輪唱。
3.能與他人合作探索輪唱的方法,不斷提高協調能力和多聲部聽覺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增強自信心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難點:二部輪唱時,學生容易產生“喊唱、趕拍、串調”現象。
教材分析:
《老爺爺趕鵝》是一首活潑、風趣的二部輪唱歌曲。各區短小集中,以買鵝的老爺爺與路人的對白,引出風趣、形象的鵝叫聲,生動地刻畫了老爺爺趕鵝的場面,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歌曲為c大調,單樂段重復帶擴充的結構,第二聲部在第一聲部演唱兩小節后進入,形成二部輪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個有趣的歌謠,聽清楚老師讀歌謠的節奏,看誰模仿的最準確。
有個 老爺 | 爺 — | 進城 趕群 | 鵝 — | 聽到 有人 | 喊 — | 要買 一對 | 鵝 —|
爺爺 回答 | 說 — | 我的 老大 | 哥 — | 給我 跳個 | 舞 — | 送你 一對 |鵝 — |
嘎嘎 老爺爺 | 0嘎嘎 嘎0 | 嘎嘎 趕群鵝 | 0嘎嘎 嘎0 |
學生聽老師讀一遍,然后試著讀一遍。
師:同學們真聰明,學得真快。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休止符的地方一定要停住,咱們一起來練練。
嘎嘎 老爺爺 | 0嘎嘎 嘎0 | 嘎嘎 趕群鵝 | 0嘎嘎 嘎0 |
學生練習,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可以用一個動作表示。
師:歌謠學會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練習。我們分成a、b兩組,a組同學先讀,b組同學在第二小節進入,可不能跟著別的組的同學讀哦。
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練習。
生:老師,我們兩組不是同時結束的。
師:你們說的很好,a組同學先讀了一小節,所以早結束一小節,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兩組同時結束嗎?
生:老師,這不容易,a組同學多讀 一小節就可以同時結束了。
師:好,我們就來試試你的這個辦法,a組同學讀完后把最后一小節重復一遍。
學生分組練習。合作練習。
二、學唱歌曲
師:這個有趣的歌謠其實是一首歌曲,我們來聽聽。(老師播放范唱)
師:我們先來唱一唱“鵝叫”的樂句,聽老師唱一遍(邊彈邊唱最后四個樂句)。同學們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0嘎嘎 嘎0”小節,最后的“嘎”音比較高,要注意音準。我們來練習一遍。
學生合著伴奏練習“0嘎嘎 嘎0”小節。
師:大家唱得很好,我們來練習最后四個樂句。(學生練習最后四個樂句)
師:我們來完整地學唱這首歌曲吧。前八個樂句老師唱一句,同學們唱一句;后四個樂句我們一起唱。(師生一起練習)
師:同學們可以自愿組合小組練一練、唱一唱。
師:同學們唱得很認真,演唱方法也很正確,大家合著伴奏一起來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三、輪唱練習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分組來合作讀歌謠嗎?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連續不斷的模仿效果,稱為輪唱。請幾位同學跟我一起試著用輪唱的形式演唱一遍,你們聽他們唱到哪老師才開始唱的?
生:老師是從同學唱到第二小節時開始的。
師:咱們試一試,左邊同學跟著他們幾個來演唱,右邊同學跟著老師來演唱,用手指輕輕點手心來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