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構想一、導入 播放歌曲《清晨》,讓學生感受并嘗試為歌曲取名聽音樂進課室,結合音樂感受為歌曲取名感受歌曲意境、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感受歌曲的能力二、學唱歌曲1播放音樂2 鋼琴伴奏齊唱部分3 慢速彈奏旋律4 伴奏5 布置演唱方案1 欣賞并找出旋律的異同2 用li哼唱齊唱旋律部分3 朗讀歌詞4 完整跟琴演唱5 分組設計表演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讓學生有表現的空間.三、聽賞與作詞1 放《晨景》音樂2啟發學升圍繞晨景主題作詞3慢速伴奏1感受音樂,交流心得2 分組作詞3 分組演唱創作主題歌詞給學生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四、聽賞與跟唱1播放《早晨的歌》2 指導學生練習身勢節奏3 再次播放《早》1 聆聽 、跟唱2 做身勢節奏練習3 跟唱歌曲,并用身勢節奏伴奏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及四肢與大腦的配合能力五、小結組織評價分組自評、互評教學目標1 聽賞《告別交想曲》,能熟悉音樂主題,了解音樂內容2 聽賞《驚愕交想曲》了解音樂內容,并能用打擊樂器參與3 在聽故事的活動中,了解海頓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教學重點了解《告別交想曲》《驚愕交想曲》所表現的內容教學難點用多種手段參與表現《驚愕交想曲》,體驗力度在音樂中的作用教學課時2 第 1 課時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磁帶 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構想一 情境導入1簡介海頓,談話導入2 播放《小夜曲》聽賞《小夜曲》第樂章引出故事中的人物——海頓故事一介紹海頓初步了解海頓了解音樂家和音樂創作背景故事二講解故事播放音樂《告別交響曲》第五樂章1 聽故事2 聽賞樂曲片段3 哼唱主題音樂4畫旋律線通過畫旋律線了解旋律的下行,體驗音樂情緒故事三1講解《告別交響曲》曲名的由來2 組織演唱旋律1 聽故事,知道曲名的由來2 演唱表現反復演唱主題反復演唱主題并逐漸減少演唱人數,體驗樂手相繼退場的音樂場景小結評價1 小結2 組織評價1 按要求復述故事情節2 個人、小組自評、互評3師生道別,隨音樂出課室 第三課 音樂家海頓 第 2 課時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磁帶 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構想提問導入請同學自由介紹海頓和《告別交響曲》的由來自由回答問題通過問題使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故事四講述故事并組織聽賞活動1聽故事2 聽賞音樂3 討論音樂特點4 哼唱主題故事五講述故事并組織打擊樂器演奏活動參與表現用人聲、打擊樂、身勢動作等表現音樂強弱讓學生從感性上體驗力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故事六 講解曲名的由來聽故事,了解曲名的由來小結1 音樂家小檔案2 海頓的成就及交響曲的含義1 學生自主了解音樂家小檔案中的信息2了解海頓的主要成就教學目標1 能用力度對比的聲音演唱《大雨和小雨》,積極參與聽賞活動,感受《電閃雷鳴波爾卡》和《雨打芭蕉》所表現的雨中情境2 能一邊演唱《踩雨》一邊用身勢節奏為其伴奏教學重點能用力度對比的聲音演唱《大雨和小雨》能一邊演唱《踩雨》一邊用身勢節奏為其伴奏教學難點積極參與聽賞活動,感受《電閃雷鳴波爾卡》和《雨打芭蕉》所表現的雨中情境教學課時2 第 1 課時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磁帶 傘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