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第十二課 音樂萬花筒
教學目標
1、 能隨伴奏音樂聲情并茂演唱多首歌曲,并準確說出歌曲名
2、 聆聽多首樂曲,能根據樂曲風格,準確說出曲名
3、 能快速分辨歌曲的齊唱、合唱、對唱等多種演唱形式
教學重點
復習本學期學過的內容
教學課時
1
第 1 課時
教具準備
裝扮教室,營造表演舞臺效果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構想
跳動的音樂萬花筒
組織學生分成四組進行準備活動
生生互相幫助,做好造型扮相
小組排練,每組準備2首以上的歌曲
讓學生以自我的方式表達歌曲,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魅力,并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介紹活動方式:萬花筒點將—被點到的唱前部分,相鄰的組唱后部分,第三組說出歌名
在活動中,哪組卡殼畫一個哭臉,順利過關畫笑臉。
比一比,誰的笑臉多
轉動的音樂萬花筒展示萬花筒教具,比方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
以擊掌的方式獲得搶答權
讓學生體驗自己主動爭取、努力創造就能獲得成功的快樂 每呈現一個畫面讓學生搶答歌曲的演唱形式
小組的代表答題,準確說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盛開著的音樂萬花筒
萬花筒教具依次展示四朵荷花畫面,播放荷花中的樂曲
分組討論,說出四首樂曲的播放順序
鼓勵學生大膽創造,享受音樂,啟發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深化師生情誼
引導學生根據樂曲自己加上動作,分組排練
分組設計,排練表演
隨樂表演
討論與互評
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結束全課
暢談自己的收獲與感想教學反思 一、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現在的學生實在太難教,他們條件好,個性強,脾氣大,想訓幾句怕他鬧,想動兩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樣把握分寸。172班有位男生數學學得很好,其它功課也不錯,還正在學習古箏,人很傲氣。那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尊重老師,不遵守課堂紀律,不能跟老師很好地配合,總說是媽媽的意見。我很生氣,要求他媽媽到學校來見老師。有一天,學生家長讓孩子的語文老師轉交給我一封信,信中同時附上一張報紙,并指定閱讀文章《淺談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教學中的作用》。他的孩子已經先把文章看了,家長還希望能和老師面談。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觸動很大。我找了這位學生談話, 他表示理解老師的辛苦, 從此以后改正不良的行為,后來他真的表現好多了,我也在課堂上表揚了他。我認為和家長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長是我們的教育同盟,我非常感謝這位家長。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學生的朋友,后做學生的父母,再做學生的老師。我想:要想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自己。那么音樂教師既要活潑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體貼與關愛,還要有慈父般的隱忍和大度。如果與孩子們建立了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音樂課。 二、上好音樂課“法寶”:讓孩子自信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它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它撥動著人們的心弦,觸及著人們的靈魂,對人的心靈有著積極的陶冶作用.現時,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音樂課上,學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過對音樂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音樂課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孩子們有了對音樂有了自信,那么上音樂課也就更加有興趣了.所以,在音樂課上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贊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聲音真好聽等等.尤其對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學生,真誠的贊揚會讓他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甚至會成為他的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課堂上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當看到學生們因不斷成功而取得了寶貴的自信時,我還是不斷地支持、鼓勵,以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在音樂課上,我以自然、親切的微笑面對學生,經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勵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溫馨、和諧、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不斷地努力,音樂課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好. 三、識譜教學 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小學音樂識譜這短短的半年時間,便有著這樣的深刻的體會: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于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一. 強化聽的感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學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塹,而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于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么情緒的?你聽了有什么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來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以教四年級學生唱《對花》為例。由于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為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并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為先導,創編為手段,然后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樣的,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在學唱新簡譜之前創編,也可以在學完了新歌之后來創編。這樣都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四、音樂課堂與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