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教育源于生活
曾經在下班路上坐公交車時看到這么一幕:
那時候還是冬天,一對母子倆兒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孩子坐里面,媽媽坐外面,我坐在他們后面的位子上,這對母子倆剛上車的時候,小男孩很興奮的坐下來,公交車行駛的途中,男孩兒一直看著外面,他似乎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嘴巴里不停的念著他看到的車牌號,念著念著他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嘴巴里嘀咕:“咦,怎么所有的數字前面都是一樣的呢?”而媽媽這時一點反映也沒有,她沒有看到兒子好奇的探索。
過了一會,小男孩由于一直在看外面的車子,鼻子里呼出來的氣息落在車窗上,車窗頓時布滿了霧氣,男孩的鼻子一不小心蹭到了玻璃,他卻意外的發現玻璃上出現了鼻孔的形狀,他興奮極了,男孩發現了這個有趣好玩的現象后就不停的用鼻尖去蹭玻璃,看在玻璃上神奇的變化開心極了,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媽媽這時只是一味的坐車,小男孩想把這個驚奇的發現與媽媽共享,:“媽媽,媽媽,你看,我的鼻子可以在玻璃上畫畫唉”說著便把鼻子蹭上去,“你在干什么啊?臟死了,給我做好了…..”
就這樣,一個媽媽壓制了一個孩子將來成為科學家的可能,小男孩被媽媽這么一訓,安靜的坐著再也不敢去探索為什么車牌號前面的數字很多是一樣的?為什么公交車的玻璃在冬天會有霧氣?霧氣又是什么形成的?為什么鼻尖碰觸到霧氣又會出現圖案呢?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孩子無意中發現的科學現象,可是作為父母,我們有仔細去觀察我們的孩子嗎?又有細心的去給孩子一一解答嗎?有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嗎?我們不停的說著孩子教育不好怎么辦?孩子不聰明怎么辦?卻從來沒有真正將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從生活中挖掘教育的契機,生活即教育,帶著一顆會發現的眼睛,從生活發現教育,隨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