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我要回家
在忙忙碌碌中過了將近一個月,這是我逐漸適應的一個月,雖然參加工作已是第二年了,但由于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對于很多的事情我都要從頭開始學習,我將它視為一個新的開始。
在剛開學時又體驗到了一回疲倦的滋味,可能是剛帶出大班,一下子馬上帶小班讓我在心理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對比。開學的前幾天有幾個小朋友老是哭著要媽媽,有的小朋友還不斷地往門外跑,這讓我的神經時刻都處于高度警覺的狀態,一天下來人也疲倦了不少,在我們連哄帶騙的過了幾天后孩子們終于止住了他們煩人的哭聲,也終于換來了家長們一句欣慰的話:你們老師真行!但還是會有個別的小朋友是特殊的,可能受到父母長輩的溺愛,這個男孩子就是不肯來幼兒園,我們建議家長馬上離開幼兒園,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家長當時也是非常配合地走了,男孩子一看家長走了,就大喊大叫,還在地上打起了滾,我們老師生怕他在地上躺著會感冒就想將他抱起來,誰知他一把抓住我的手用指甲抓開了三道血印子,接著又張開最想來咬我,見此狀,我馬上問他:“可以這樣咬老師嗎?”他不響,只是說:“老師我要回家”,就又開始在地上打起了滾,這時他的媽媽走進了教室,原來他的媽媽一直都沒走在門口看這孩子的情況,孩子看見媽媽自然就撲到了媽媽的懷里,于是他的媽媽就將他帶回了家。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這樣的情況,早上送來上幼兒園,過了半小時就又將孩子領回了家,一星期差不多就來一兩天,每次也就呆半個小時,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個月。我轉瞬一想這樣下去可不行,時間越長孩子就越不肯來幼兒園了。于是在和他媽媽進行了長時間的電話溝通,也和他媽媽講了很多關于孩子不肯來幼兒園的情況是正常的,只要家長配合孩子是能很快地適應的,他的媽媽也終于同意配合老師。第二天,她將孩子帶到幼兒園后就沒有再回來過,這個孩子的情況和以前一樣看見媽媽走了就在地上打起了滾,這一次我改變了我的策略,為了不讓他著涼,我將孩子抱到了午睡室讓他躺在床上,他還是繼續地哭鬧,還將席子被子都仍到了地上,我將他的被子撿起來問他:“這個是你的被子嗎?真好看,這個上面的圖案是誰啊!”漸漸地他的哭聲開始小了,我就開始發揮我的想象力和胡編亂造的能力,用被子上的卡通人物編了一個故事,他也開始聽我講故事,偶爾還說一兩聲:我要回家。接下來他就一直跟在我的后面,也開始能聽懂老師的話了,會安靜地做在座位上聽老師上課,在各個活動環節中他也能融入到集體當中,晚上他媽媽來接的時候聽到孩子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時候也感覺到很高興。第二天送孩子來幼兒園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躲在門口觀察孩子,而是很快地就離開了幼兒園。
我想做為幼兒園的老師就是要想盡一切的辦法讓家長對你產生信任感,這樣你的教育工作在能真正地開展,并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