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舞的柳絮,飛揚的激情——從生活中尋找作文材源
春夏之交的日子,柳絮飄舞的季節(jié)。望著窗外漫天飛舞的柳絮,我突然萌發(fā)了一個想法。為什么不讓我的學生們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去追逐這些可愛的精靈呢?于是,我在兩節(jié)語文課交替的課間十分鐘里,和孩子們一起涌向了操場……
從未有過的歡欣,從未有過的激動,孩子們臉上綻開了花朵。
當孩子們沉醉于漫天飛舞的柳絮世界中時,我告訴孩子們,上課前每人要逮住一只柳絮帶回教室。頓時,歡笑聲在孩子們中蕩開、沸騰了。孩子們跑著,跳著,追逐著柳絮……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有些戀戀不舍,又有些激動、歡快的走向教室。
在所有學生起立向老師問好之際,我讓他們把自己的柳絮高高舉起,又讓他們把小柳絮放在手心,深吸一口氣,吹 起來,柳絮飄滿了教室,孩子們的歡欣、喜悅也飄滿了教室……
我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們把剛才的感受寫下來。頓時,教室里安靜極了,只有低頭習作的孩子,只有沙沙的筆聲,我也孩子們一起寫下了一首小詩歌。
交流感受了,起初只有兩個學生勇敢地走向講臺,其余學生則有點放不開。于是,我鼓勵學生說:“老師也寫下了幾句小詩歌,如果班里有十個孩子讀了自己的作品,郭老師愿意作十一號。”學生們很是興奮,他們想聽老師的作品。幾秒鐘的沉默過后,孩子們積極地舉起了小手。第3號,第4號,第5號……第10號選出來了,我說:“我是11號,誰愿意做12號,13號呢?”結果號碼一直延續(xù)到了30號。
孩子們開始讀了,我從他們的言語中感受著他們的心情。
太真實了,雖然每個學生的協(xié)作不盡相同,甚至差別很大,可卻讓我震驚!從他們的作文中,我讀到了童真、童趣。
“為了捉到這個小家伙,我使勁向上蹦,可我蹦它也蹦,好象要和我過招似的……”
“剛到操場,便有一個調皮的小柳絮鉆到了我的鼻子里,癢癢的,真難受,老想打噴嚏……”
“追了半天,一只也沒有逮到,我真笨,上課鈴聲響了。我沒有完成任務,就向教室跑去,心情有點低落。突然一只 小柳絮飄到了我的眼前,我一下子就捉住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一只也沒有捉到,為了完成任務,我只好在柳樹下墻角里的柳絮團里撿了一團來濫竽充數了”
聽著這些孩子們筆下的描寫,我陶醉了。此時。我想,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讓孩子們頭痛的事情,可這次為什么不一樣呢?因為孩子們游樂生活的積累,有了親身的體驗,有了興趣,所以孩子們寫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教師,我們應隨時隨地為學生尋找下鍋的“米”!
附與學生一起作的一首小詩:
《絮之曲》
漫天的柳絮,
在空中跳舞……
時而高;
時而低;
時而慢
時而急……
多像一個個跳動的小精靈;
多像一個個白色的小調皮。
奇怪,
晴天里怎么會飄起“雪花”?
是夢境?
還是走進了童話里?
真想問柳絮
你來自哪里?
你是一個個調皮的小男孩——柳樹
在春風里吹出的肥皂泡嗎?
噢,我知道了。
你來自柳樹,
你來自天地……
真想問柳絮
你要到哪里去?
可柳絮不語,
繼續(xù)跳著它的圓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