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講 觀察 思考 寫作(之一)
要寫好作文,除了要堅持多讀有字的書、找出書的“眼睛”、記錄書的精華、總結讀書的感想、模仿書的寫作技巧之外,還要多讀無字的書——就是要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中尋找作文的源泉(觀點、材料、語言等)。這個話題,看似老生常談,其實很重要。下面,我們首先來讀一篇例文。左 邊
吉林 吉化三中 王斌
今天,我和父親去看爺爺。出發時,天有點熱,一會兒就布滿了烏云,看樣子快要下雨了。我騎上車,父親依然讓我在里道,他在我的左邊。我們開始騎得很慢,父親邊騎邊嘮叨。我心里有些煩,想父親是不是“更年期”了。我不自覺地加快了速度,父親在后面緊緊地跟著,嘴里還不時地喊著什么。我“撒歡”地騎。
一會兒,掉雨點了。雨不算大,父親說要找個地方避雨。我不愿意,因為我倒喜歡那種在小雨中的輕松感。前面是一個下坡拐彎處,我任憑車子向下滑,做自由加速運動,可真得勁。正在我得意之時,下面突然之間冒出了一輛大卡車,它猶如一頭奔馳的野牛,飛快地向我沖來。此時我正在大道中間,眼看著那“野牛”快速地向我逼近,耳邊想起了響亮的鳴笛聲,我手忙腳亂地把車向里道猛拐,自行車也不像平時那樣聽話了。正在我不知所措之時,一只大手從我的左邊把我向里道猛地一推,我被推倒了很遠。我眼前一陣漆黑,腦海中一片空白。過了一會兒,跌地的痛楚使我猛地睜開眼,一看,原來是父親。我慚愧了,看看自己倒在泥水中,真是無話可說。
在回家的路上,雨停了。我不再騎那么快,而是和父親一起徜徉在路上。邊騎邊聊中,我和父親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父親還是習慣地在我的左邊。
這是一篇構思精巧的記敘文,在選材上,以父子行車,父親一向在左邊這樣的小事入筆,即把父子情深這樣的老話題,寫得清新而悅目。這篇文章的生活氣息很濃,反映出作者很善于觀察生活。以前我們已經介紹了許多好的作文,有不少像這一篇一樣,生活氣息很濃,讀起來生動形象、含義深刻。這些例文告訴我們,生活確實是寫好作文的重要源泉。
然而,是不是可以在生活和好作文之間簡單地畫一個等號呢?不是的。如果是這樣,大家都會成為作家了。在生活和作文之間,必須加上“觀察”、“思考”兩個詞。
什么是觀察?魯迅先生說過:“要留心各種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魯迅先生所說的“留心”、“多看看”就是觀察。觀察解決的是“是什么”的問題。一個人、一種事物、一個過程是什么樣的,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掌握。
什么是思考?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時說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這十六個字就是我們所說的思考。它要解決“為什么”的問題。為什么事情會是我們所觀察的那樣?它反映了什么道理?它的實質是什么?等等。
我們想一想,如果真正解決了要寫的對象“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那記敘文也好,議論文也好,說明文也好,寫起來不就都會文思泉涌、得心應手了嗎?
那么,為了寫好作文,我們怎樣觀察和思考呢?
一、要細致入微、全面觀察
觀察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粗枝大葉。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和一個一個生人辦完事請匆匆分手的時候,有人問你“那個人長什么樣啊”?你回答起來會很困難,為什么?你還來不及仔細觀察他的長相,就已經分手了。為什么有的同學描寫人笑或者哭時,寫幾句就沒詞兒了,因為他平時很少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人的各種各樣的表情。就拿笑來說吧,性格不同的人笑起來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下笑起來也不一樣,不仔細觀察,寫起作文來不是沒詞兒就是前人一面。這兩個例子都告訴我們:觀察一定要細致入微,一定要全面。
我們還記得第八講里面的例文《試卷發下來了》吧,作者描寫試卷發下來之后班級同學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有的人洋洋自得,腿不停地上下擺動,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有的人把頭埋在桌子上,不用問就知:一定沒考好”, “有的則拿著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嘰嘰喳喳地談著”,“我的同桌。他一手拍著試卷,一手拍著大腿,不住地嚷嚷著……”寫得多么生動、形象。考試、發卷這樣的事,中學生屢見不鮮了,為什么要的人寫起來沒詞兒?有的人寫起來這樣生動?原因也在于平時觀察細致不細致。
觀察還要全面,避免片面。同是一個勞動場面,我們不僅要觀察那些干得好的同學,還要觀察那些干的一般的、不好的同學的一舉一動,也要觀察極個別老師在時干得好、老師走了就不干的同學的舉動;對于同一件事情,不僅看它的“來龍”,也看它的“去脈”。這樣才有利于抓住事物的本質。當然全面觀察,還要突出重點,重點寫正面的事情就重點觀察表現好的人的舉動,重點批評不良現象就重點觀察表現差的人的舉動。
下面是一篇一名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寫“差生”的作文,你讀了以后,恐怕對觀察會有新的認識吧,如果觀察不細致,這名同學怎么會把別人寫得活靈活現呢?
心 愿
教室的后門又輕輕地開了,一位同學從她身邊過去,走出教室。她真羨慕那些同學:每次考試之后,老師就找他們去談話。到了初三,老師已沒有心思放在像她這樣的學生身上,這真使她很孤獨,也很沮喪。自己平時很刻苦,可就是學不上去;可她還是希望老師有一天能給她面授機宜,使自己愚頑的腦袋開竅。
有一次,她去辦公室想請老師幫助自己分析分析學習現狀。老師正和兩位同學談笑風生。只見那兩位同學眉舒顏開,一臉的自信。她悄悄地立一旁,老師似乎看到了她。
一會兒,上課鈴響了,她揣著未了的心愿直奔教室。一路上,心里特難過。來到班級,她覺得同學們都用鄙夷的目光看著自己。她這時的心愿,不是希望老師給她點石成金之法,而是真想地上有個洞,能讓自己一頭鉆下去。
她用書遮著臉,悄悄地哭了。哭得很傷心,哭得思維有些亂。她希望老師給自己一塊手帕,然后溫和地對自己說一句:快把眼淚擦干,揚起風帆搏一搏。忽然間,又埋怨起父母,為什么不賜給我一顆聰明的腦袋,也讓老師、同學都來注視我。
又一個晚自習,她正在看那一道道深奧的題目。忽然,她的余光里出現了一個影子,正向她走來,她把眼睛悄悄地斜了斜,是老師!她的心怦怦直跳:老師找我談話了,老師找我談話了!果然,老師走到最后一排,在她身邊停住了。然后輕輕地敲敲她面前正在看的書。她忽然從座位上彈了起來。老師一驚,然后示意她坐下,又敲敲她旁邊的位置說:“怎么沒來上課?”啊!老師原來不是找自己的。她頓時要暈過去了,又羞又惱的淚水唰唰地往肚里流:什么時候您能留心一下像我這樣的學生,天哪!
v 寫作訓練 v
1、觀察兩只小烏龜,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參考這一講講義,寫一篇談觀察和作文的文章。
3、觀察有交通警察站崗的十字路口的場面,為下次作文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