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教案
[出示板書]2.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調查發現]安排調查內容:工業在所在縣區三大產業部門中所占比重;當地“龍頭”工業部門。
(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關心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
板書二、主要工業地帶和工業基地
[提問]對照“我國工業的分布”,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的大勢。
(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學生搶答]
──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
──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地區。
[出示板書]1.我國工業分布大勢
[教師承轉]你能說出沿鐵路干線、長江沿線、沿海地區的主要工業城市嗎?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你能說出主要能源工業嗎?
[出示課件、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我國工業的分布圖”制作的電腦動畫,依次指出京廣、京滬、哈大等主要鐵路干線的工業城市;黃河、長江沿線的工業城市;沿海的四個工業基地的位置和范圍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
[教師指導]黃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區最為豐富的能源分別是什么?
[師生小結]上游──水能 中游──煤炭 下游──石油
[教師承轉]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合理的工業分布是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那么沿鐵路線、沿江、沿海三方面來說,我國經濟最發達的核心地區在哪里?
[學生搶答]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地區。
[教師承轉]下面我們就以沿海地區的遼中南和滬寧杭地區為例,看一看區域發展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出示板書]2.區域工業分布類型及特點
[教師指導]案例指導學生讀圖4.27“遼中南地區”、圖4.28“滬寧杭地區”,先了解位置,然后根據圖例熟悉圖中的礦產資源分布、工業城市工業部門的構成、交通路線,最后根據活動1.2的要求組織學生討論,重點探究區域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學生對工業部門餅狀圖接觸不多,教師應讓學生在充分熟悉圖例的基礎上分析工業分布的特點;學生在了解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大勢后,對于這部分區域工業分布的教學,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理學習的科學方法。)
[師生小結]
(學會知識歸納的方法。)
[教師承轉]學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條件,總結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工業的分布。
[學生討論交流]政策、環境、勞動力等。
總結:我國工業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廣大的西部地區較為落后,因此要大力開發西部地區的資源,發展工業。
【作業設計】
滬寧杭工業基地和遼中南工業基地圖的描繪和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