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居民與聚落第三節 聚落 教案
清早的平遙,晨光蒙朧。街道上行人很少,顯得比昨晚寬了很多。古樸的店鋪都還沒有開門,我走到高高的市樓下,南大街一眼望去,盡是緊閉的店門和林立的招牌。在“商德昭市”的牌坊下,聚集了幾個早起的老人,這些老人也許要在這里消磨掉又一整天的時光了。
漸漸地,多了些騎自行車的人,店鋪的門被睡眼惺松,頭發散亂的小工打開了。燒餅店的燒餅剛剛出爐,一塊錢買了三個,早餐搞定,我也該離開這座剛剛醒來的古城了。
附:兩大古城遺產大比拼——麗江 vs 平遙
一,麗江華 麗多姿,五顏六色,平遙質樸,給人感覺灰頭灰腦。
二,麗江多水似江南小城,平遙多灰如大漠孤煙。
三,麗江5、6百年歷史,平遙竟有27xx年的滄桑。
四,麗江滿街酒吧工藝,平遙全城票號鏢局。
五,麗江是對外敞開的小城,平遙卻有最靚的城墻包容。
六,麗江人聰明狡慧,平遙人淳樸大方。
七,麗江總體比較干凈,平遙有些地方比較臟。
八,麗江很舒服,讓人有種沖動坐在溪邊看看書聽聽歌,十分寫意,平遙則很神秘,總是想探尋它隱藏在身后的秘密。
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是保存完整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古城池總面積2.25平方千米,至今還 居住著4.2萬城市居民,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公元1368—19xx年)的歷史風貌。
平遙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國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一直是作為“縣治”的所在地,延續至今。這是中國最基層的一級城市,F在保存的古城墻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時的原狀,城內現存六大寺廟建筑群和縣衙署、市樓等歷代古建筑均是原來的實物。城內有大小街巷100多條,還是原來的歷史形態,街道 兩旁的商業店鋪基本上是17—19世紀的建筑。城內有3797處傳統民居,其中400多處保存價值較高,地方風貌獨特。
獨特而豐富的文化遺存
平遙古城自有筑城活動以來,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保留的文化遺存數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時間長,是被譽為“中國古建筑寶庫”的山西省范圍內的一個“文物大縣”。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準,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進步和美學成就。
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
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筑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后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御、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獻及實物可以查證。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xx年之間。民居建筑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微妙維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發達的金融城市
平遙古城在19世紀的中后期,是金融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是當代最有影響的票號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時期。曾經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平遙古城在票號興盛的100多年時間中,對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