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由于受到清軍圍堵,轉戰至武宣東鄉。在此,洪秀全稱“天王”。之后,太平軍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權。此時,清軍3萬余人包圍了永安。由于城中糧鹽彈藥缺乏,使太平軍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出廣西入湖南。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先后在全州戰投和長沙戰役中犧牲。兩位將領的早逝,對太平天國是一重大損失。由于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繞道北上挺進武漢。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震。附近農民踴躍加入太平軍,隊伍迅速壯大。不久,在洪秀全、楊秀清指揮下,50萬大軍從武昌出發,水陸并進,浩浩蕩蕩,沿江東下。真可謂是“兩岸雄兵,旌旗蔽日,戰鼓聲聲;千船戰將,帆幔蔽江,乘風破浪。”將士們奮勇向前,沿途清軍“文武棄城遠避,兵勇聞風先散。”在20多天里,越九江克安慶,以勢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勢兵臨南京城下。
1853年春,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政權。(結合學生寫的“進軍路線”小結并修正)太平軍從金田起義、永安建制、進軍武漢到定都天京,歷時兩年三個月。天京這個政權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權遙相對峙,堅持斗爭長達十余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一個重要的文件。這就是《天朝田畝制度》。(投影:《天朝田畝制度》書影)
三、《天朝田畝制度》
1. 內容(板書):
師:《天朝田畝制度》從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國的土地制度。但實際上它不僅涉及土地問題,同時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司法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因為以土地問題為核心,所以稱為《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既以土地問題為核心,那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太平天國處理土地問題的原則,也就是天下的土地歸天下的人耕種。這里,天下田是誰的?
生:(思考并試圖做答)
師:(啟發)在政治課上老師講過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說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階級的,而現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階級的土地拿來收歸公有,分給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數人口的農民來耕種。這就意味著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國歷史上,農民在歷次斗爭中也都提出過類似要求,如“均貧富”、“均田免糧”等。但像《天朝田畝制度》這樣,把農民的斗爭目標提出的如此明確,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把農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這里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分配土地的一個原則;還有一個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無處不均勻”。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30頁“凡分田,……,以賑彼荒處。”;“凡男婦每一人自十六歲以尚受田,……,則十五歲以下減其半……。”)從這段資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標準呢?思考后請一位同學在投影上標注出來,其余同學可參照其答案小聲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