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教案
鴉片戰爭以中國戰敗求和簽訂屈辱的《南京條約》而告結束。
討論:你能說出鴉片戰爭的性質嗎?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落敗的原因是什么?
(英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經濟落后、政治腐敗、武器落后等。)
2、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指導學生通過列表格的形式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和造成的影響,并了解英國人侵略中國的實質。
條款 主要內容 影 響
割地 割香港島給英國 中國的領土完整糟破壞;成為日后侵略中國的基地 中國社會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賠款 賠款2100萬銀元 中國人民負擔大增;清政府財政吃緊
通商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中國經濟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
指出:①香港島并非香港地區。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司地方一區和新界;②1銀元=0.72兩白銀,(2100萬銀元=1512萬兩白銀)
思考:《南京條約》中中國的哪些主權遭到破壞?
(領土、關稅)
中國社會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三、魏源發奮編著《海國圖志》:
1、新思想萌發的原因:
隨著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求和以及屈辱和約的簽定,中國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國”的迷夢被打破。面對嚴峻的現實,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開始睜眼看世界。因此,鴉片戰爭后,中國出現了探求西方知識、學習西方軍事技術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2、魏源編著《海國圖志》:
指導學生了解魏源,他是新思潮最杰出的代表。
通過設置下列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對《海國圖志》的內容和作用有一個深層認識。問:《海國圖志》是一部介紹什么的書?你能說出并解釋其新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嗎?你認為“師夷長技”能夠“制夷”嗎?
【小結】
鴉片戰爭的烽煙使中國蒙受了羞辱,中國歷史發生了轉折。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當然,我們也要正確認識到鴉片戰爭在客觀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積極變化。
問:你能說出有哪些危害嗎?
(領土完整被破壞、主權受損害、白銀外流、市場被強占、資源被掠奪、人民負擔日益加重。)
問:你能說一說有哪些積極變化嗎?
(封建的自然經濟解體、出現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練習】
一、每課一得:
“你知道什么是主權嗎?”結合本課內容,通過學生閱讀了解:何謂“主權”?
二、材料閱讀:
閱讀材料后,結合本課內容,鼓勵學生通過討論解決材料問題。
三、自我測評:答一答: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造成了什么影響?
結合課堂中列的表格“《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