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案
變 ①19xx年,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影片《 》。
5.電影 ②中國 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的影片是《 》。
化 技術 ③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事業初具規模。
6.剪發辮:19xx年, 頒布剪辮令。
7.改稱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革除清朝 的稱呼。
三、展示交流(對桌相互檢查)
四、合作探究
1.所學,說一說清末民初社會生活的變化有哪些主要表現。你可以制作并完成下 列表格,以鞏固所學知識。
主要方面 變化表現 意義或作用
交通通訊
文化生活
社會習俗
2.火車和輪船是近代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報、電話則是近代由西方傳入中國的通訊工具。請查閱相關資料,找一找火車、輪船、電報、電話分別是哪個國家的哪位發明家發明的。
五、當堂測試
(一) 選擇題
1.19世紀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員要與在上海的親友取得及時聯系可選擇的最佳手段有( )
a.拍有線電報 b.寫封書信 c.發無線電報 d.打長途電話
2.19世紀70年代上海的人們能夠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是( )
a.廣播電臺 b.因特網 c.電視 d.報紙
3.你認為黃興見到孫中山時所行的禮節,不可能的是( )
a.鞠躬 b.握手 c.點頭 d.跪拜
4.亥革命后,社會習俗的改變中,對今天中國成為世界體育強國關系最大的是()
a.女子停止纏足 b、男子易服 c.廢除跪拜禮 d.取消“大人”稱謂
5.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火車、輪船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會習俗方面,傳統的習慣勢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
c.辛亥革命后開始取消“老爺”“大人”等稱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稱呼
d.鴉片戰爭后,外國人開始在上海等城市創辦報紙,主要給中國人看
6.列與上海有關的史實是( 。
① 中國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 路 ② 我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拍攝
③ 《申報》創辦 ④ 商務印書館創辦